楚天金报讯 图为:借的每一笔钱,郑海冰都记下来,以后有能力一定要还上 (通讯员吕惠摄) 本报记者叶纯 通讯员吕惠 一对年过三十的亲兄弟,却不得不面对一道人生的难题:哥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多年,因家庭贫困久拖未治,现在病情严重需尽快手术;弟弟患尿毒症4年,靠定期透析维持生命,也亟需费用进行肾移植。 原本好心人捐给弟弟数万元救命钱,弟弟却说:“我缓缓,先把钱给哥哥治好心脏病。”昨日,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记者见到这对来自红安的患难兄弟,两个人的兄弟情义让人唏嘘。对于想尽办法仍未凑齐手术费的一家人来说,最期盼能有好心人拉他们一把。 红安兄弟同患重病 昨日,在亚心医院11楼病房,记者见到正在卧床休息的郑海洋,和刚做完血液透析赶来照顾的弟弟郑海冰。 守在一旁的父亲郑明华说,郑海洋自小身体差,时常感冒发烧,还有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只能靠父母照顾。一次重感冒,家人才知道原来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需手术治疗。 然而,几万元的手术费让这个贫苦家庭望而却步。农闲时,郑明华到处打工,为大儿子手术攒钱。郑海冰则承担起照顾哥哥的责任,帮哥哥穿衣、洗澡、做饭,都是他每天学习之余要做的事。 2004年,刻苦的郑海冰考上了黄冈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在东莞一家中学找到工作,一家人的生活眼见着慢慢好转。可是,2010年,一个噩耗传来:时常感觉头疼、浑身无力的他,被确诊患有尿毒症,要么做肾脏移植手术,要么透析维持。
期盼好心人拉一把 一家人不得不面对兄弟俩同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更难熬的是,哥哥郑海洋的病情愈加严重,嘴唇明显乌紫,每天捂着胸口喊疼,脸色一天不如一天。 2012年底,郑海冰写了一封求助信,和父亲到村委会、村民家,一家一户下跪求助,他们的无奈之举引起当地电视台的关注。到2013年底,在好心人的帮扶下,陆续收到捐款几万元。 今年10月9日,郑海洋因胸痛加剧住进亚心医院,专家诊断其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需尽早手术,费用约10万元。可此时,郑家人的全部积蓄也只有6万元。先为哪个儿子治病,让父亲郑明华犯了难。“我的病先缓缓,先凑钱给哥哥做手术。”和父母商量后,郑海冰将先治病的机会给了哥哥。可是,尽管医院帮助申请了2万元的基金救助,哥哥的手术费仍有缺口。“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兄弟俩,感恩不尽。”面对记者,郑海冰眼眶湿润地说。而坐在一旁的哥哥,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愿意将自己的肾捐给弟弟。 http://news.163.com/14/1029/11/A9NHVUSN00014AE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