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10-30 23:5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来,虽然市场中对于盐业改革的呼声较高,但一直未有明确进展。200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制定盐业改革方案,调研到2007年形成草案。但后来对于盐业的管理由国家发改委移交至工信部,盐改工作搁浅。2009年底,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组建盐业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再次提出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但很长时间未有相关措施。
直到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让市场看到了盐业改革的希望。虽然此项改革只是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由原来的国家发改委批准下放到地方政府来审批,食盐专营并没有向市场放开,但业内认为这是在为盐业市场化改革铺路。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曾公开向媒体表示,盐业改革的关键就是放开专卖专营权,破除盐业许可行政化管理。
从此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来看,其核心正是废止盐业专营。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盐业改革的大方向就是引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市场化。
有中国盐业协会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已过会的草案规定,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特许经营,2016年企业同时申请新许可证,2017年开始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新的经营活动。
此外,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盐改最大的变化就是原先需要上缴中盐总公司的利润可以自行留存,不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价格完全放开,国家肯定还是会宏观调控稳住价格,全流通的运输体系也决定了地方之间盐的价差不会太大。
中盐提前转型
有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盐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创立于1950年,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盐行业。2004年起,中盐成为全国食盐专营的生产经营主体,中国盐行业龙头企业和唯一中央企业。年食盐产量28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0%,旗下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6家。
应该说,受盐业改革影响最大的就是中盐了。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一旦盐业改革落地,有望改善制盐企业的业绩问题。“尽管仍需审批,但省级企业可以避开中盐,实现产销一体,获取大部分利润。同时,通过竞争,小企业、落后企业将被兼并或淘汰,各省将出现一两家垄断型地方盐业公司,一定程度上规范食盐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