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45|回复: 10

想起了我的那些民师同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2 2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起了我的那些民师同事
  刘南陔



叶文钰
     其实,他首先是我的远房兄长,初中同学,然后才是同事。同事时间很短。
     1954年我考进沙洋中学,沙洋离柴集有70多里路,当时我不到13岁,要独立生活,须得一位大同学带着,这位大同学就是叶文钰。我读初一时,文钰哥已经读初三了。他长我很多岁,对我照顾很是经心,我们一同上街,一同到襄河边去玩,星期六还与他睡在一起。
     我们同学的时间其实也很短,不到一个学期。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天晨会上,学校宣布处分一批同学,其中就有文钰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他的错误是偷藏了别人的一只铜盆——当时没塑料盆,搪瓷盆也少,铜盆很常见也很低廉。文钰哥就这样被学校除名了。
    一年后,文钰哥到五一社——当时应该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开了一所私塾,招了一些蒙童,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乡邻们称他为“先生”,解放才四五年光景,“教书先生”是沿用旧社会的称呼,后来改口为“老师”。文钰哥创办的这所私塾,随着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不断变换,先后被命名为“五一小学”、“九龙大队小学”、“九龙村小学”,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学校集并时被撤销。文钰哥并没有经历办学的全过程。1958年大跃进时,全民大办钢铁、大办粮食,要“超英赶美”——我所在的公社名之曰“荆门县超美人民公社”——学校也不例外,文钰哥被请到管理区中心小学当老师,负责校田的耕种管理。1960年,我因病休学回家,文钰哥荐引我去那所中心小学任教,于是乎我们又成了同事。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已经开始,学校的粮食、油料倒有些存余,据说这都是文钰哥的功劳,凭此帮全校二十多号人度过了难关。
     三年自然灾害后,国家实行休养生息,劳逸结合。紧接着开始了精兵简政,工程下马,城市居民下放,教师队伍整顿。刚参加工作的我,才知道学校20多个教师还分三六九等的:正式教师留下,代课的、雇请的择优而用,校工则在清退范围之列。文钰哥是校工,当然首当其冲。这样子算起来,文钰哥在学校前前后后也就干了七八年。回到生产队之后,人们仍然称他为“文钰老师”——上工派活时,登记工分时,都这样叫。五一大队从他发蒙、摘掉了文盲帽子的那一代农民,甚至十分感激他。
      我想起的几位民办教师首先就是他。
           
官云臣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父亲只读过三个月私塾,母亲是个家庭妇女,谈不上从小受到什么熏陶。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土生土长的启蒙老师上官云臣,他做了三十多年的民办教师,最后因脑淤血静静地躺在了那所民办小学的黑板下。他是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说他不平凡,他培养的学生不少成了大学生、研究生;说他平凡,当民办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琴棋书画,他无一不会。我常想,他才是一块埋在土里的金子。难怪他去世后,那所小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送葬的路上排起了十里长队,悲悲切切。”
    这是湖北著名书法家官会平在他的集子《官会平字课》后记里的一段话。官会平是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湖北硬笔书法研究会副会长,《楚天人才》杂志总编辑,出版有《官会平书新三字经》、《拾贝集》(散文)等著作。他在《官会平字课》后记里提到的首先是著名学者、书法家吴丈蜀,感激其为集子作序、署题,次则是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陈东华,感谢其为在社会亮相提供舞台。然而官会平把主要篇幅留给了他的蒙师——一位当了三十年民办教师上官云臣。后记有2000多字,写上官云臣的就达600多字,占去了四分之一。这在林林总总各色读物的后记中,特别是在一位小有名气的艺术家的后记中实属罕见。
     官云臣(“上官”一姓在吾乡往往省去“上”字)是我的中学同学,低我两个年级,他高中毕业时我已离校。他呢,因病未能通过高考体检,失去了上大学机会,回乡务农,后来在大队学校里谋到一个教书的位置。我们不在同一个公社内,只能在区里开会时见上一面,寒暄几句,对他在学校的工作情况不甚了解。我们还是借助官会平的后记来做些介绍吧。
     官云臣与官会平的父亲同辈,两家隔壁连墙。官云臣常带小会平上山放牛,教他唱儿歌,背古诗。小会平上学了,官云臣就安排他住在自己狭窄的寝室里,吃住都在一起。看到小会平有些天赋,官云臣就教他画画,荷花呀,蜻蜓呀,什么都画。每天一张大字,一篇看图说话,雷打不动。星期天,他们又一起回到生产队里干话,插秧呀,拔草呀,样样都会。小会平最快乐的事就是在官老师帮农户写春联的时候去牵对子。官老师边蘸墨边写,一挥而就,小会平则配合默契,牵得恰到好处。农户的奖赏往往会有一碗鸡蛋茶。寒冬腊月,官老师怕小会平冻手,还给他挖楝树根、采燕麦芽煮水泡手。乡亲们没纸,官老师就贴纸贴墨,然后打柴换钱去买。“年年如此,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官会平如是述说。
     我在区教育组工作时,曾到官云臣任教的学校视导,到他寝室里坐过一会儿,墙上张贴着他自己的水粉画,挂着他用于演奏的胡琴、秦琴。学校规模较大,还有两个初中带帽班。官云臣在学校里是把关教师,教初中课程,视导组没有听他的课。
     再后来我调到了县教育局。有年春节回乡拜年,听说官云臣年前患病,送到县抢救,没有抢救过来。人啊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再等两年,民办转公办的好政策就要下来了,如果排队转正,你准能排上第一名的,论学历,论师德,论教学。可你就是没能等来这一天。
                  
陈永富
    “民师”这个词出现在解放初期,盛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指那些在夜校里教人识字的人,相当于当下的“义工”。用于职业术语,专指“民办教师”,还在八十年代。陈永富就是我认识的第一位“义工”。他当时在周坪大队教耕读小学。耕读小学的前身就是识字班。识字班有成效,脱盲人数多,群众满意,大队支持,就可以升格为耕读小学,再往前走就是民办小学了。六十年代的陈永富可能就识几千个常用字,会加减乘除而已。他并不会珠算,而珠算是耕读小学的必修课。我当时在许岗小学教书,每逢星期天,陈永富总是背着一把毛算盘来学校讨教。区上开会时,也能看见他背着一把毛算盘,在树荫下拨弄。毛算盘现在年青人恐怕没见过,就一把一米多长的大算盘,每根珠柱都用鬃毛裹着,珠子拨上去不会落下来,便于教学演示,坐在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老师的指法与演算的结果。没有毛算盘,珠算的班级教学是不可想象的。陈永富整天背着毛算盘,可见他对这个伴侣的一片深情与无限执着。不理解的人或许会以为他有些迂腐或者过于神经。如果他能活到现在,假设他能上毕福剑的星光大道,准会获得“算盘哥”的雅号!
     后来,陈永富参加了区上的各种短训班,拼音的,语法的,农机的,农技的,拿到了一大挪结业证书。文革后,教育拨乱反正,恢复函授教育,他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那时我已是函授教师,就教他的语文课。他学完语文,又学数学,还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他躲在那所偏僻农村小学里硬是苦读十年,拿到了中师毕业证书。后来,国家从民办教师中选拔公办教师,陈永富凭考试进入了公办教师行列。他被调往乡中学任教。出身贫寒的陈永富对农家子女特别关心体贴,学生断了伙食费他总接济,学生学习跟不上趟他总抽出休息时间补课。陈永富多次被评为县里、区里的模范教师,参加过巡回报告团向师生做事迹介绍。在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教育之花在广袤的原野上绽放。
      铁打的汉字也经不起长年累月的磨难。陈永富病倒了,待发现时已是肝癌晚期,他带病坚持工作,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他去世后中共湖北省委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的事迹广为传颂。他活了短短的43年,其中教育生涯就25年,而当公办教师只有短短5年时间,所以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背着毛算盘走村串户、送教上门的路途中,停留在民办教师的印象里。

叶孔华
     他是我的一名学生。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省嘉祥县侯王两位教师的一封信,建议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教师回原籍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日报》开辟专栏讨论长达一年之久。于是乎农村公办小学撤销,教师回原籍,大队办小学,公社办初中,区里办高中,县里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大中小学走“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五七指示”道路,形成了铺天盖地的“五七教育网”。我从数十里之外的一所公办小学回到原籍柴集大队学校任教,于是他又成了我的同事。
     大队小学办在大队部里,大队部直属机关除学校外,还有一座砖瓦窑厂。我们与窑匠师傅共一个食堂吃饭。食堂当然没饭厅,开饭时窑匠们、教书匠们——请允许我把窑匠放在前面——打好饭菜之后,找一块砖头搁好菜碗,大伙儿便蹲着吃饭,边吃边聊。叶孔华读县中学时,被海军部队选上,当过海军,见过大海,上过舰艇,他那件海魂衫着实叫人羡慕。复员后,大队安排当老师,他十分自信。家庭成分好,个人根子正,什么话都敢讲,“民办花子”一词就是从他口里迸出来的。我不敢想象,还觉得有点过,太伤自尊心,人民教师怎么就成了一个叫花子呢?仔细一想也是,别人窑匠师傅,一工人阶级,人们也不称“窑花子”吗?有什么不妥!
      我上调教育局进城时,小女儿还留在乡下,刚读一年级。每次回乡时,老母亲总对我说,下雨天都是孔华送回来的。所谓“送”,我知道其实就是“背”。我们家离学校有一两里路,要经过一段毛渠埂。渠埂窄窄的,雨天特滑,像鲇鱼背。老师们怕学生落水,都是背着学生送回家的。我们大队在外面教书的人少,我回乡后又进城了,留下的都是“民办花子”。“花子们”没考虑调走与否,转正与否,他们本身就是农民,他们只知道对农民负责、对农民的子弟负责,多么伟大、多么高尚的一群人啊!
     可是上天就是不长眼,好人没有好报。孔华不久得了尿毒症,同事们把他抬到镇上、县上,输液、透析,终究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四十多岁就早早离开了人世。可幸的是他的儿子后来进了师范大学的定向班,现在是一名公办教师了,孔华在天之灵或许能得到某些慰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2 2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载《散文》2014年第11期!今天收到刊物,很荣幸,这是这个刊物第五次刊用拙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9

100

主题

5602

帖子

655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6 2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朴实的文字。淡淡说来,却内蕴丰厚。有着历史和文化的深沉积淀。
问好刘老师!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appyQin寻1962年毕业于武昌粮道街小学的李汉华、邓涛(邓中发)等老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9 09: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月儿 发表于 2014-11-6 21:14
真诚朴实的文字。淡淡说来,却内蕴丰厚。有着历史和文化的深沉积淀。
问好刘老师! ...

多谢草月儿版主赏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1-9 16: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陔先生诗好文好,不顶不行啊。人事沧桑,经久弥珍。醇美醇香,都在里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9 18: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4-11-9 16:01
南陔先生诗好文好,不顶不行啊。人事沧桑,经久弥珍。醇美醇香,都在里面了。 ...

谢谢元辰老师!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1-10 0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南陔 发表于 2014-11-9 18:29
谢谢元辰老师!远握!

{:soso_e183:}{:soso_e181:}你才是真正的老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0 07: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4-11-10 01:32
你才是真正的老师啊

不敢当,不敢当!但愿后会有期(我有女婿在宜昌工作呢,到时请你坐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1-10 2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南陔 发表于 2014-11-10 07:24
不敢当,不敢当!但愿后会有期(我有女婿在宜昌工作呢,到时请你坐坐) ...

到宜昌来,电话我去看你。我手机13329807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1 16: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号存下了,您删去号码吧!我已发短信给你了,请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