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1
贵宾
   
- 积分
- 7941

IP属地: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
长江商报消息 不管走到哪里,始终惦记家乡的永河皮子
菜市场上豆制品一般有一个专门的窗口卖,从原材料黄豆到豆芽、豆豉、豆腐、腐竹、豆筋,还有千张,五花八门。
永河千张,许多菜馆中的必备菜“千张肉丝”就是它。在红安县永佳河镇,有一句民谚:“遍赏人间百味菜,不及永河千张皮”。这里的永河皮子,已有两百年历史。
今年9月,因其美誉度、广泛性,永河千张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期《长江地理》前往红安,在永佳河镇的作坊中探寻永河皮子的奥秘。
■本报记者 谢方
实习生 李瀚洋
探访
大别山的清泉汇集于此,
水清才出好皮子
清晨6点的永河老街,雾气还未消散,鲜见行人,而程乐军家的皮子铺已经忙碌了起来。女工正在忙碌地整理千张布,吴秋林连夜送货刚刚回来,有些疲惫。
程乐军家的皮子铺规模颇大,生意已经做到了黄冈麻城一带,女儿女婿大学毕业后也回家来帮忙料理生意了。女儿程乔和女婿吴秋林,是2003年毕业于长江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他们继承了父亲传授的手艺。吴秋林说,他们的作坊没有机械化生产,很多工序全凭工人经验掌控手工操作,价格比别家稍高,但是皮子口感要好一些,销量也不错。
我们问到永河皮子为什么鲜嫩时,吴秋林带我们去了一个仙境般的地方——尾斗山水库。水库位于举水支流杨家河上,来自大别山的清泉源源不断地汇集于此,环绕四周,没有大型工厂,没有化学污染,水库的水清澈见底。吴秋林说,“水的好坏对皮子的口感非常重要”。
而永河皮子招牌响亮的另一个原因,则关乎到食物的本质,用料健康、过程卫生,吴秋林说。比如点浆过程中需要放一些消泡剂和石膏,但是这两样不能多用,而且石膏点浆后要耐心等待几天,让植物蛋白在时光中凝固成美味,如果过量使用石膏,虽然可以缩短制作时间,但会影响口感。
手艺
点浆与泼浆极有讲究,
全凭工人多年积累的火候
吴秋林介绍,永河皮子的工艺精细,共有泡豆、磨豆、筛浆、熬浆、点浆、泼浆、压榨等2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致耐心。
第一道工序就是选黄豆。吴秋林从仓库的布袋中掏出一把黄豆,“永河皮子用的是天门的黄豆,色泽光亮,颗粒饱满,这样的黄豆出浆率高,富含蛋白质,保证了永河皮子清香细腻口感。”
精挑细选的黄豆经过清洗、淘洗、浸泡等工序去除杂质,将浸泡圆润的黄豆放入机器内打磨成乳白色的生浆。接着用柴火加热锅炉,将生浆加热至沸腾,煮熟后的豆浆散发出黄豆特有的清香,就是热腾腾的豆浆了。很多工人会趁此时,盛一碗热腾腾的豆浆来喝。
由豆浆变为豆皮,最为重要的环节是点浆。只见工人一手端着石膏盆,缓缓将石膏水注入到熟豆浆中,另一只手握着长把瓢,在豆浆中来回搅动,石膏流入豆浆的时机和分量全凭工人多年积累的火候,点浆结束后,需要耐心等待半个小时以上,待豆浆凝结成胶状的豆腐脑,就可以泼浆了。
泼浆时,需要将豆腐脑打碎,均匀地用碗舀到事先垫好千张布的容器内,再用千张布把豆腐脑盖好。最后一步便是用千斤顶压榨了,压榨时释放水分的快慢和时间都很有讲究,稍有偏差都会影响到皮子口感。经过一道道工序,揭开包裹在外的千张布,露出的便是一张张嫩白的豆腐皮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