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0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们顶住压力、负重前行,每一步走得都不轻松。因为媒体报道,我曾经夜不能寐。我们克难攻坚,想方设法破解融资、拆迁等难题。城建投入力度空前加大,由2008年的300亿元增加到现在每年1000亿元以上,融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为此四处奔波、费尽心血,上银行求贷款、找央企谈合作,争取中央和省里批准发行企业债、地方政府债,尝试了BOT、BT等多种融资方式。拆迁方面,我们实施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近几年全市拆迁量每年都在2000万方左右,各区、各街道的同志坚持“白加黑”、“五加二”,挨家挨户宣传政策、了解诉求,用真情和执着赢得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付出了艰辛努力。没有这些年高强度的投入和大规模的拆迁,就没有今天的武汉,大家的付出将永载城市史册。同时,我们顶住了外界各种议论,特别是少数媒体恶意炒作的压力。对我们大规模推进的城市建设,一些媒体恶意诋毁、质疑、谩骂、抹黑,把武汉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如:《南方周末》推出《“大武汉”悬念:一万工地停工几何 千亿债务是否难解》等报道,声称武汉“堵城之殇”、是“回不去的故乡”;《中国经营报》在报道中,用“ 疯狂武汉的疯狂大基建”做标题,诋毁武汉的城市建设;英国BBC在其制作的《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纪录片中,大肆炒作武汉债务,称武汉“五年花费两千亿英镑,比全英国建设资金的两倍还多”,“就像没有明天一样在建设、在扩建”。
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我们没有动摇,没有退缩,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咬着牙坚持了下来。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武汉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也逐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勉励我们,“办大事就要下大决心”,“宁可负点债,也要加快建设”,寄望我们加快迈过城市发展阵痛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