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3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比利夫心理邀您阅读: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的形成
1. 一个人认为自己5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离期限还有15天的时候一点不着急,直到最后只剩5天了才开始。
2. 这种紧迫感和焦虑往往促发人的斗志,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有做事情的状态。 3. 最后拿到成绩的时候,成绩往往不是很差,这样子就强化了自己最适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心态,并且对以后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拖延区分成两种状态:消极拖延和积极拖延,相比之下,后者往往更喜欢在压力下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做出更深思熟虑的决定,并更及时地实行。
除了焦虑和逃避控制,常与拖延联系起来的,还有完美主义。
三种基本的拖拉者:
* 鼓励型,或者说找刺激型,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快感
* 逃避型,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 决心型,他们没法下决心。不下决心就可以回避对应对事情的拖拉
特点
1.没有自信。因为每次完成任务都达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会越来越低。
2.我太忙。我一直拖着没做是因为我一直很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有用,我准备好了自然会开始做。
4.操控别人。他们着急也没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开始。
5.对抗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来。
6.受害者心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别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
拖拉不是天生的。它是从周围的人学来的,但并不直接。它可能来自强权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种反抗的形式。这种家庭环境下,朋友对拖拉者的宽容会助长这种习惯。
浅层原因
1. 太难 2. 太耗时间 3. 没有相关知识技能 4.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深层原因及解决方法
1.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解决方法:对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就已经很好,可以开始了。每有一点进展都鼓励自己。意识到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伟大的作家,诗人,艺术家都是断断续续完成他们的杰作的,自己也可以如此。
2. 抵制与敌意。这个老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兴做他布置的作业。解决办法:要意识到,不完成作业受害的是自己。不能仅仅因为一个老师的态度而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3.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这一点也很符合很多中国学生的现状。因为不是人人都对自己的课题感兴趣的,所以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不容易定下心来完成相关任务。解决的办法如上所说,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
4. 自我贬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解决办法: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己对自己进行勉励。
治疗的步骤
1. 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 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
3. 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
4. 开始做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