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夫心理邀您阅读:2006年3月24 日《现代快报》登载了一封女儿的挑战书,内容是这样的:
张XX: 我感谢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隶,,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必须做到如下十条: 1、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 2、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日记; 3、不许强迫我穿你买的超级难看的衣服; 4、不许拦截我的电话; 5、必须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说我比别的孩子差; 6、允许我每天晚上有1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 7、允许我每周日休息时9点起床; 8、允许我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9、允许我听孙燕姿、周杰伦的歌; 10、允许我反驳你的意见。 看了孩子的独白,你千万不要部分情由地责怪孩子,这是孩子进入了第二反抗期,也就是青春期。大约持续大15、16岁。这个时期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困难期”、“危机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应理性、从容地引导孩子,帮孩子度过这一人生中的特殊转折期。有篇文章《每一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说得很好,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文中讲到,好的收藏家,多把藏品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宝贝。实际上,我们又何尝不把自家的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藏品,去欣赏这些“藏品”,去发掘他们的“升值空间”?青春期正是家长们发掘各家“藏品”的一个关键期。
好的藏品首先得有个性。青春期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是庸品的。可问题是,家长们往往对自家的藏品缺乏信心,根本不放心他们的独立所为。其实,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自身条件打造人生,那就应该由他去;家长强行扭转,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会上的高薪标准去设计他,出来的顶多是批量生产的优质商品,绝非“工艺藏品”。虽然也有升值空间,但绝对不会是“稀世藏品”。
那么,如何发掘自家“藏品”身上的特质呢?对于家长而言,你有义务给自家藏品多“抛光”,给孩子打气、多激励,多往他们脸上贴金。千万别说人家的孩子如何争气云云,。这种比较很愚蠢,家长应该因势利导,令其“瑕不掩瑜”,而不该总对自己的孩子“恨瓦不成玉”。羡慕别家的孩子是“上等材质”,就如同惦念别家的好古董一样可笑。
没有人不喜欢听到赞美,包括你的孩子。其实孩子的心都跟明镜似的,他们一直在观察大人的态度,只不过他们跟藏品一样,不会主动说出来,得靠你自己去揣摩、把玩。如果你说中孩子想表达、表现的,就找到了你家“藏品”的提色增值的好办法。
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1、家长要明白“反抗”的意义。认识到“逆反”的好处。逆反心理包含很多积极的心理品质,还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 2、要避免与孩子正面冲突,要学会“冷处理”。千万不能将自己作矛盾的一方与孩子纠缠不清,否则,会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 3、进行平等交流,跟孩子对话。及时沟通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负面情绪。 4、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要用家长的权威来干涉孩子,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心理空间”。 5、家里的事情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可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也能让其体会到家长对他们的尊重。 6、言传身教,引导孩子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任何人与任何事,让孩子“先成人,再成材”。 青春期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应理性、从容地引导孩子,帮孩子度过这一人生中的特转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