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991|回复: 3

"摇婆"应该么样摇法奈?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11-16 1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同学张彧先生,帮我《黄梅童谣100首》补充一首童谣:

摇婆尼摇,烫纠毛,
高笃尼鞋,上大桥。
大桥上的高,
摇婆尼闪了腰;
大桥往下落,
摇婆尼崴了脚。
哎哟哎哟哟。

家乡黄梅、九江一带,人们把那些专事修饰打扮、故作媚态、或疯疯颠颠、举止轻浮、妖里妖气、作姿炫美的女人们,口语统称为"摇婆"、或"摇婆精"。
“摇”也单独作形容词:  
伊女好摇一个!化个妆赶不到早饭。
你摇的过不得!花两百多块钱买只口红,去掉一袋大米。
摇的不同人各卵样。
摇化了尸,冷天穿超短裙。嘴冷乌了。(人家涂的是紫色口红)
摇老板。(方言老板指丈夫)
糊涂摇。
嗯莫说,渠摇的还几得人痛啵。

婆,词典解释是“年老的妇女”。口语不受约束,此处也指少女。"摇婆"也有未婚者。
《正字通》婆,男亦称婆。
广西少数民族对男老人亦称“婆”。
梵言“婆塞”,指和尚、善士。
“婆”是后起字。婆娑,舞也。《尔雅》

"摇婆精"其意类似普通话“狐狸精”。这是个骂人的词,关系极好因而说话不存心的闺密之间,也有以“摇婆”互骂的。以示亲昵。
“嗯这个大摇婆!”
“摇婆喂,过来吃饭奈,下昼一路到大中路逛街。”

但,除了“摇颭”一词有摇摆颤动义,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之外,“摇”义多指摆、晃。似不全。
有人用“妖”。“妖精”喻姿色迷人的女子。妖里妖气。妖态。指装束或神态不正派。妖女。妖娆。妖艳。妖冶。妖妍。指媚态、艳丽。
《正韵》妖冶,装饰也是也。
“妖”“摇”方言音调不一致。
有人用“姚”。《说文》姚,娆也。《方言》姚,好也。
窕冶。《荀子·礼论》。注:“姚冶,妖美也。”

《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於女子。” 杨倞注:“《説文》曰:‘姚,美好貌;冶,妖。’”
但北方“姚婆”多指后妈。

方言也说“摇样”,可能是“冶容”音变。
《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女子妖冶其容。”
《后汉书·崔駰传》“扬娥眉於復关兮,犯孔戒之冶容。” 李贤 注“饰其容而见於外曰冶。”
晋 张华 《女史箴》“冶容求好,君子所讎。”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姪聿》“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

"摇婆"的“摇”,应该么样"摇"法奈?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
精华
0

546

主题

5483

帖子

625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3

IP属地:安徽省安庆市

发表于 安徽省安庆市 2014-11-16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妓院称“窑子”,风骚的女子称“窑婆”。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飞还得读良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4

帖子

77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17 09: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11-19 07: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同学张彧先生,帮我《黄梅童谣100首》补充一首童谣:



摇婆尼摇,烫纠毛,
高笃尼鞋,上大桥。
大桥上的高,
摇婆尼闪了腰;
大桥往下落,
摇婆尼崴了脚。
哎哟哎哟哟。





家乡黄梅、九江一带,人们把那些专事修饰打扮、故作媚态、或疯疯颠颠、举止轻浮、妖里妖气、作姿炫美的女人们,口语统称为"摇婆"、或"摇婆精"。

在湖南临武,“摇落婆”指蜻蜓。



“摇”也单独作形容词:  

伊女好摇一个!化个妆赶不到早饭。

你摇的过不得!花两百多块钱买只口红,去掉一袋大米。




摇的不同人各卵样。

摇化了尸,冷天穿超短裙。嘴冷乌了。(人家涂的是紫色口红)




摇老板。(方言老板指丈夫)
糊涂摇。

金华岩下也用“摇”谓妖冶。





摇扳了。扳,疑“盼”转。美目流转,今谓放电。《诗》曰:美目盼兮。《字林》盼,美目也。《说文》盼,目黑白分也。分声。分,甫文切。甫音抱、捕。

嗯莫说,渠摇的还几得人痛啵。

可见,“摇”有时是也褒义。理同“好屌!”。打动了别人,得到内心赞许。所以有人说,不会打扮的是蠢女人,过分打扮的是贱女人。





婆,词典解释是“年老的妇女”。口语不受约束,此处也指少女。"摇婆"也有未婚者。

《正字通》婆,男亦称婆。

广西少数民族对男老人亦称“婆”。

梵言“婆塞”,指和尚、善士。

“婆”是后起字。婆娑,舞也。《尔雅》



  



"摇婆精"其意类似普通话“狐狸精”。这是个骂人的词,关系极好因而说话不存心的闺密之间,也有以“摇婆”互骂的。以示亲昵。

“嗯这个大摇婆!”

“摇婆喂,过来吃饭奈,下昼一路到大中路逛街。”





《说文》雉(野鸡),江淮而南曰搖。
《释名》(雉)江淮而南青质五色皆备成章曰搖。





但,除了“摇颭”一词有摇摆颤动义,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之外,“摇”义多指摆、晃。似不全。

有人用“妖”。“妖精”喻姿色迷人的女子。妖里妖气。妖态。指装束或神态不正派。妖女。妖娆。妖艳。妖冶。妖妍。指媚态、艳丽。

《正韵》妖冶,装饰也是也。

“妖”“摇”方言音调不一致。

有人用“姚”。《说文》姚,娆也。《方言》姚,好也。

窕冶。《荀子·礼论》。注:“姚冶,妖美也。”







《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於女子。” 杨倞注:“《説文》曰:‘姚,美好貌;冶,妖。’”

但北方“姚婆”多指后妈。



方言也说“摇样”,绝对贬义。鄙视风骚过火。可能是“冶容”音变。

《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女子妖冶其容。”

《后汉书·崔駰传》“扬娥眉於復关兮,犯孔戒之冶容。” 李贤注“饰其容而见於外曰冶。”

晋 张华 《女史箴》“冶容求好,君子所讎。”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姪聿》“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清李渔《玉搔头·擒王》:“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



"摇婆"的“摇”,应该么样"摇"法奈?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