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2
少尉
 
- 积分
- 176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文/小虫
1928年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实现中国统一。此时国民政府中央和地方派系林立,国民党中央有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北京西山派,地方有西北的冯玉祥,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刘湘,广西的李宗仁,东北的张学良。值得注意的时,A参与到国民革命军北伐整个过程,此时国民党务主席是汪精卫,国民革命军司令是蒋介石,蒋介石在党内地位低于汪精卫、胡汉明、林森等人。
1927年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中,中国国民党各部部长及其秘书A占一半以上,类似于国民党中央委员A占三分之一,国民党左派占三分之一。此时国民政府已由苏联顾问和A把持。在A和国民党左派占优势的国民党通过了《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首当其中的是剥夺了蒋介石北伐总司令的职务和权利,并且要逮捕蒋介石。这才有了1927年蒋介石上海清除A的4.12政变。
起初,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是斥责蒋介石的分裂行为,后来这种积极的国共合作态度迅速转变,原因是苏联顾问和A在4.12事件后开始扩大在武汉国民政府的控制,并且加强工农武装准备武装夺取武汉国民政府政权,想通过分化国民党来实现全面控制国民政府的目的。汪精卫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在武汉开始积极反A,这也就有了汪精卫“宁可枉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正是蒋介石4.12的上海政变和南京另立国民政府让国民党右派支持成为国民党党务最高领袖,此时蒋介石初步掌握了国民党党权和军权。
如果说国共分裂是中国内战的开始,那么接下来的1930年中原大战用事实说明北伐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基于中原大战,国共内战(五次围剿)这种中国内乱的局面,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了他们侵略中国第二步自导了九一八事变,开始殖民了东北地区。也就是活1931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东北被日本殖民了14年。在这之前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殖民了台湾已经有三十多年。
日本发动的9.18事变正式在蒋介石围剿A的时期,蒋介石无暇顾及东北,因为蒋介石的政治资本在江南,也就是说日本侵占东北还没有侵犯蒋介石的底线,或者说没有达到蒋介石机会成本的临界点,蒋介石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围剿A。蒋介石早年留学日本,对日本的军事力量是很清楚的,也就是日本占领东北之后蒋介石很清楚的明白中日必有一战,也就在此时蒋介石开始了他中日之战的备战计划,与德国希特勒政府签订军备购买计划和军事训练计划。计划从德国购买大量的武器装备,德国顾问训练36个师。同时在上海至南京的两三百公里的平原上修建了几道防御工事。当时世界上军工业比较强大的有德国、美国、日本、英国、苏联。蒋介石选择和德国合作并非巧合。
从1928年的A南昌起义到1934年的红军长征,这期间蒋介石为A进行了5次围剿,第五次围剿之后A开始了历史性的长征从江西绕到贵州、四川步行两万五千里到达陕北,虽然A的军队几乎毁灭了,但是A及其军队的骨干力量得到充分保存。更重要的是A到达了陕北,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秦地,民风彪悍,更为要命的是离苏联很近,通过新疆和内蒙可以很快捷方便的得到苏联的信息和物资援助。更为要命的是国民党在这里统治薄弱,资本经济发展层次较低,更适合A生存。A的政治军事中心以延安为中心,立足陕北为1946年-1949年的国共内战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如果说1927年上海4.12政变是A失败的开始,那么1936年的西安事变就是国民党失败的起点。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联合A强迫蒋介石抗日,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蒋介石同意联共抗日。也就是此时蒋介石备战日本的计划遭到了泄露,西安事变加快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军事进程。此时国民党购买的大量德国装备还没有运输回来,计划训练的36个师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