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麻殷图)21日上午,大冶桃花垦区,养殖大户程时猛望着自己的400亩稻田,美滋滋地说:“都长起来的时候,那是相当漂亮。”漂亮的不只是绿油油的水稻,还有环绕水田的小水沟,水沟里“住”着龙虾。一年下来,水稻每亩收入约1100元,龙虾则每亩约700元,一合计,赚了。
这叫“稻虾连作”。去年年底,在大冶市水产局组织下,程时猛等养殖大户前往潜江等地学习,加深了对这个新词的理解。事实上,“稻虾连作”在黄石也存在了七八年,不过关注度不高,规模和规范程度都不够。
好在,东风来了,给绿色生态经济点赞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黄石市委提出的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下,在养殖行业,生态这个词比以前更热了。程时猛的稻田,便是这股东风的产物。
市人大代表马蛟在“关于立足生态立市,着力发展生态渔业”的议案中呼吁:“大力发展稻虾连作生态渔业。”这种养殖模式,主要利用稻田所提供的水、肥、饵等条件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稻田为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天然饵料,而小龙虾的粪便又可为稻田施肥,降低成本。
“稻虾连作”只是一个点,大冶市人民政府在给人大代表马蛟所提议案的回复中表示:“今年重点推广稻鱼、稻虾、稻鳖等高效种养模式,还可增加泥鳅、乌龟、河蟹等种类;此外,还通过示范基地带动种植大户进行推广;建立奖励机制。下一步,将争取把稻田综合种养纳入奖补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