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02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中国南水北调报:《水脉》1.3亿人观看 《天河》全国热映
社会掀起南水北调文化热
11月15日,反映南水北调题材的影片《天河》在全国公映。同时,以南水北调工程为题材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水脉》在央视重播。由此带动了社会对南水北调的关注,掀起了南水北调文化热潮。
11月13日晚,焦作市南水北调办李万明一家三代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第二次观看央视播出的大型文献记录片《水脉》。根据收视率测算,截至11月18日,观看《水脉》的人数已经达到1.3亿人次,仅10月17日当天,社会媒体上相关的新闻报道及转发量已达5900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正式通水。《水脉》的重播,《天河》的热映,社会上有关南水北调的文化氛围迅速升温。《水脉》播出时,不少人为了第一时间观看,熬夜守候在电视机旁,其中不乏工程建设者。茶余饭后,《水脉》也成了大家谈论的主要话题。
《水脉》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中也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网友云淡风清观看《水脉》后,在微博中阐述了自己对南水北调的理解,该信息被几百人转发。观众SJYTH被《水脉》深深吸引,表示这样超大规模、超复杂的综合性南水北调工程,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只有在中国才能办到!贵州省贵阳市网友看过《水脉》后,也对这一宏伟的工程发出赞叹,称这让国人感到骄傲。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大影院同步上映的《天河》,在社会上又掀起一股南水北调文化热。
11月15日,北京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观看了《天河》。市委书记郭金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吉林一同观看。整个观影过程中,大家全神贯注直到片尾字幕结束,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天河》真实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壮阔画卷,诠释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网友熊猫小布丁说,看了《天河》,我们才知道建设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是多么不易,南水北调人是多么辛苦。我们要理解他们,感谢他们,支持南水北调。
对于那些参加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建设者来说,在电影院里观看自己的故事,更有另一番滋味。曾经在河北段奋战过的郑尊华虽已离开中线工程,但电影还是勾起了他的回忆。熟悉、亲切、感动、自豪,他五味杂陈,几次热泪盈眶。
截至11月18日,已有5万余人观看了电影,影片共上映1882场,全国票房达157.3万元。目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对南水北调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其他中央及地方媒体也纷纷开设南水北调专刊,开展系列采访报道。与南水北调有关的小说、话剧等文学作品,也纷纷与观众见面。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2014年11月21日 作者:闫智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