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冶没有一个露天的大型停车场,只有小型的地下停车场21家,停车位有2300多个,且其中80%已经商业出售出去,不对外停车。城区每天有接近9200多辆车要停,马路上划的停车位只能是作为临时停车用,不能长期停车。 据交通部门统计,如今大冶城区的机动车辆有2.2万辆,但是马路上划分出来的停车位只有1680个,就算加上2300多个地下停车场停车位,也只有不到4000个停车位,平均6辆车共一个停车位。
问题一:私家车开到哪停在哪 由于时代环境所限,许多老旧小区在建设时,相应的配置标准较低,并没有规划很多车位。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私家车数量飞速增长,必然导致停车位越来越紧张。据记者了解,目前老城区内,大部分社区停车都有一定困难,基本上没有停车场,有些有停车位,也仅仅是几个。 于是,一些私家车主为了停车想出一切方法,能停在路边停车位都是会占的,但除开这些,往往会看到一些机动车随意停在人行道或者没有停车位的地方,甚至,一些商家都在门前人行道上“圈”起,作为停车位。在市区东风路的沿街商铺,有近10个商铺前的人行道上放有不同类型的牌子,牌子上写着“专用车位”“禁止泊车”等字样,有的则是保安人员站在停车位附近,严密看守着他们的“专属车位”。 23日上午,记者在大冶香樟路、荟萃路、东岳路、墈头等路段发现,这些只画了单行停车位,或者没画停车位的路段上,两边依旧停满了各种车辆,而且停车的方式直的直,斜的斜,影响着两边通行的车辆。墈头转盘前面至金湖方向的路边,许多机动车维修的门面前的人行道上,更是密密麻麻停满了车,据介绍,这里有一些是前来维修的车,但还有一些却是部分车主当成停车位停放。
问题二:摩托车遍地开花 说起摩托车,几乎成了大冶的一个标志,而摩托车的停放更是千奇百怪。23日,记者在街上,几乎每处路口,人行道旁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往往在观山路、东风路旁,一些专门为摩托车修建的停放亭里,却没有几辆车停放。 一些小路的路口,摩托车主骑在在上面“堵”在路口,后面有车来了,就往旁边让一下,接着又挪到路中间。荟萃路上,一些绿化树也称了锁车专用。 而新华路,这条宽不足5米的路上,路边依然会有摩托车停放,而路口两边更是被7、8辆摩托车守候。记者乘坐1路公交发现,公交到了新街后,因路边停放了车辆,公交车不得不磨蹭很久。对此,1路公交司司机胡先生说,“新街市条单行道,两辆车一起过刚好,如果路边再停上车的话,每次都要堵一下,而且这里也没划分停车位,虽然偶尔有交警罚款,但还是天天有车在这停,我们司机也没地方反映。”胡先生表示,新街没有停车位,节假日和市民结婚时,堵得不行。
问题三:重型货车无处安家 在墈头通往金湖的矿冶大道路段,道路两边已变成“停车场”,而停放的还不是一般的车,都是一些重型卡车与吊车,路段的路灯也因此被损坏严重。 记者现场发现,在该路几百米路段的两边停满各种货车、卡车,甚至还有重型吊车,车尾的一半占领着人行道,车头对外压着马路边。而这些车的司机都不知去向,车身上只留下一些联系电话,有人要用车就打给他们。在车与车之间的缝隙中,一些路灯早已东倒西歪,下面也有很明显的撞过的痕迹。 对此,路灯所所长刘春雪称,“停车就算了,但是这些车都太大了,只要一个不小心这些路灯就遭了秧。”刘春雪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持续很久了,每次路灯一坏,他们就过来修,但是有的路灯甚至被直接撞倒。 据了解,这原本是老收费站,在2011年道路刷黑后,渐渐停放的车就多了起来,而且平时也没发现有人来管理,到现在,这边都停的这些大型车辆。一位货车司机称,“停车有一年了,除开有生意出去,一般都停在这边,要不没地方停。”
问题四:公交车夜间露宿街头 22日晚上8时许,大冶矿业大厦十字路口处,开始在路边出现公交车停靠在路边的现象,往往一辆车占去2、3个停车位。从转盘至观山路路上,随后又发现5辆公交车停靠路边,随后,记者沿香樟路走到荟萃路实验高中路段,路上停放的公交车越来越多,给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增添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8时20许,记者恰好发现一辆正要在路边停靠的12路车,司机表示刚下班,因为自己住在这附近,一般习惯将车停在这里,次日方便接着开走。问及有没有专门供公交车停车的地方,该司机表示有,但是远远停不下大冶这么多公交车。 据了解,在大冶,目前只有位于武备路的老公汽公司站场、现公汽公司新冶大道站场和老火车站广场三个公交车站场,公汽公司租用的老火车站广场,仅能供出租车队、13路、9路车停放。老公汽公司站场最多只能停放80多台车辆。公汽公司的公交站场则主要为公交车辆以维修、保养场地,而大冶大约有200余辆公交车需要停放,据此测算,目前大冶至少有一半的公交车无“家”可归。 在东风路,记者询问路人与私家车车主,对方表示,一辆公交车所占用的停车面积几乎是普通小汽车的两倍,会使本来就拥挤的停车位更加紧俏。一位汪师傅称,“公交车晚上就这样的停在路边对一座城市的面子上也不好看,影响文明。”
记者手记: 如今,大冶停车日渐成为难题,“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愈发凸显。老城区小区基本无停车位;超市、商场、KTV少有专用停车场;公交车夜宿路边…… 相对于停车场,路边停车位则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无处停放的车辆摆满路边,而摩托车、私家车、公交车无处停放,一到夜间随意露宿街头,与文明停车背道而驰。 交通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血脉”,不是什么道路都可以停车,做为车主他不想每天为找到一个停车位,在路上转一半天,还要 “见缝插针”,行人也不想不管走在哪,都有车子挡道。车不停的增加,路边总有被停满的一天,最主要还是停车场和地下停车位等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车有家了,自然不会露宿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