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万经煌)25日上午,佳木·公园198“黄石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走进大冶市,来自大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的有关领导和社区干部、“最美家庭”代表等20余人参加座谈会,一起聆听和分享大冶“最美家庭”的故事。
当天,细雨霏霏,空气里带着丝丝寒意。但是,在大冶市委宣传部小小的会议室里,听着一个个家庭代表讲述的感人故事,众人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49岁的刘正萍,拄着拐杖来到了会场。为了不迟到,她提前1个小时就从家里出发了。她患有小儿麻痹症,靠拐杖走路。婆婆和丈夫先后中风瘫痪,她一个人扛起了一个家。
“在家里,我是主心骨,不能倒下。”身形消瘦的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她的“强大”。在家里,她当“医生”,自己自学针灸给丈夫治病,为了扎准,她先拿针扎自己做实验。有一次,她扶起婆婆上厕所时,没站稳,不小心倒地,婆婆将她压住了,腿被压得生疼。她当时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喊女儿赶紧将老人扶起来,怕她受伤。说到动情处,她低头抹起了眼泪,坐在旁边的社区代表查红霞眼睛也红了。
主持座谈会的《东楚晚报》副总编辑朱晓源带头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她。他说,这样的家庭让人感动,大冶的“最美家庭”,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和温度。
“最美家庭”代表刘先奇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和儿子刘聪一起写的《父子心路》。一行行散发着墨香的文字,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育孩子没什么特别,就是要用心和孩子交流,当他们的朋友。”儿子高中到大学,刘先奇和儿子用一份份家书,进行“谈心”,几年下来,他们通信多达百封,累计20万字。父子俩通过一份份书信,拉近着心的距离。2008年,他将珍贵的书信汇编成册,出了一本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小家共同组成了社会大家庭。每个小家庭和谐幸福了,我们大社会就会幸福和谐。”大冶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山水说,“最美家庭”的评选十分有意义,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家庭代表评选出来,大力宣传,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