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升 文 但超 摄 占道经营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目前城市管理者的最大难题,夜市、小摊小贩、小商店等,只要有人流量的地方,都会发现占道经营者,他们不停的与城市管理者打着“游击”,“你来,我就走,你走了,我回去依旧做生意”,而这一恶性循环,给一座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带来了阻碍。
现象一:热闹夜市博弈城市卫生 早在唐朝,城市的布局就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开始出现各种草市、夜市等,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如今,夜市更是深入人心,不光丰富了市民的夜间生活,也带来很多独特小吃。但同时也带来了油烟扰民和阻碍交通等焦点问题。 而大冶,不管在夏天还是在冬季,夜市一直经久不衰,夏日的夜市,商贩露天在人行道上摆着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成了一桌。如今到了冬季,各地的夜市搭起一个个红色的棚子,依旧没有影响火爆的生意。 20日晚,记者去了大冶的几个相对集中的夜市,或多或少都有占道现象,人行道大概被棚子占了一半,仅剩部分道路供市民来往。问及垃圾怎么处理时,店主解释道,“我们自己会在客人吃完东西后将垃圾收拾起来,丢到自备的垃圾箱中,等明天环卫的人来收,不会让垃圾在地上不管的。”但是,在一旁的马路上,依旧是各类烧烤吃剩下的木棍、一次性纸盒,路边的一个垃圾箱早已经爆棚。 在甘家湾一处夜市旁,一家商户老板介绍,这里远远不止占道这么简单,“因为附近没有厕所,许多人吃完后找不到厕所,就随意找个角落小便,有的时候就在门面旁的墙边,影响很不好。” 据了解,目前大冶有夜市203户,基本都是在路边经营,大致形成17处,有的地方成片成块便于管理,但是最让市民与管理部门担心的还是零星的夜市摊。
现象二:蔬菜水果摊贩路边扎寨 目前整个城区基本每个大型小区旁,或人流量集中的地方,都会出现各类水果、蔬菜摊贩,在观山路馨园小区旁的路段,每天早上7点不到,摊贩就按部就班的摆好了位置,为此,城管部门无奈,专门修建一层栏杆,让摊贩在栏杆内经营,但日前记者现场发现,超出栏杆经营的不再少数,而旁边各种菜叶、水渍,让道路一片狼藉。 在伍家垅农贸市场周边的马路、巷子也全都是摊贩的身影,甚至直接在路边架起一个棚子来供自己做生意,整个伍家垅的道路宽度已经被两边的摊位占去了3/2,路人只好侧身而过。 据了解,伍家垅附近不仅有好几个小区,还有一所北门小学,每到放学、上下班时,就被堵的水泄不通。附近摊位廖老板称,自己也想在市场里面做生意,但是在大冶并没有这么大的农贸市场能容下这么多人。据介绍,光是在这条巷子里经营的摊贩便有近百家。而在大冶,零星的摊贩远远不止这么多,在新华路与黄狮海的两侧的人行道上,除了停着一些摩托车、电动车、小货车外,还有一些小贩正在摆摊卖水果、炸土豆片、煎臭豆腐、兜售衣服等等,使得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更显得拥挤。
现象三:学校医院商场门口成重灾区 除开蔬菜、水果等摊贩,一些小地摊、小吃摊在大冶也屡见不鲜,在荟萃路的实验高中门前,每当中午、晚上放学期间,一些小吃摊贩便纷纷扎堆经营。24日晚6时许,记者前往现场发现,整整一条人行道只剩下中间能供一个经过,加上在这里买东西的学生,来往行人只好去马路绕道。 采访中,一部分市民觉得很堵,影响了市容,出行不便。但也有一部分市民似乎已经习惯,觉得看看摊位的小玩意儿或是吃点儿烧烤也挺不错。 无独有偶,在东风路医院门前,也一直是摊贩的据点,雨润广场门前曾一度被地摊沾满,白天,沿着湖滨路,从世纪钟走到地质宾馆,如果稍做留意,就会看到脚下的路面一个挨一个画满了框框,并不时出现“此处有人”等字眼。而这些,也只是摊贩私自画线圈地占摊位的现象,与文明创建背道而驰。
呼吁:多部门联合解决 据了解,9月15日,大冶市城管执法大队启动整治月行动,对屡禁不止的占道摊贩做最后通牒。雨润的摊贩也已经被迁移到别处经营,但是毕竟治标不治本,占道问题依然存在,据城市管理部门称,如今大冶商城路这块顽疾已经解除,其他的也将陆续管理,“但困难的是,这些个体摊贩很自由,不好管理,一直和管理者打着游击战。” 据介绍,目前存在的许多城市管理难题仅仅凭借城管部门一个单位的努力很难解决,如占道经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城管、工商、交通、环保、卫生防疫、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但是现在往往是城管单枪匹马,在进行处罚时,如果对方不接受处罚,则无他法。因为执法人员无权查验身份证,连对方身份都不知道,执法无法进行下去。比如,查处无证经营流动摊贩等违法行为,一般是强行取缔或暂扣物品,对违法行为人没有制裁手段,起不到应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