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63|回复: 1

[水都文学] 沧浪文化源远流长(四)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95

680

主题

1109

帖子

3130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3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4-11-29 1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文化源远流长(四)

今天休闲唱山歌,再次探索沧浪文化的源头,
从小学的土三弦,抱琴自拉自唱不要别人来伴奏。
古均州的八大景,那是历史的文化丰碑圣筑就,
沧浪地的源头,就在南水北调的丹江口。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沧浪歌》的历史文化太悠久,
生长在沧浪水边的均州百姓,秉承着“上善若水”的风度,
千古绝唱的孺子歌,代表的是沧浪文化音深厚,
勤劳淳朴、敬老爱幼,乐善好施,热情好客的民风是好酒!

按照《水经》和郦道元的说法,沧浪在郧县和丹江口,
滚滚沧浪水,流经了人世沧桑,在古均州沉淀出了“沧浪洲”。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华夏的传统最优秀,
寻源大禹治水,寻根沧浪水,熠熠生辉和璀璨的明珠不能丢!
“中国·丹江口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专家,一致肯定了这朵花儿秀,
《孺子歌》是楚国民间歌谣,文辞优美、韵律协调,被孟子记录,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语句,来源于屈原的歌《渔父》,
两首歌的歌者,前者是孺子,后者是渔父。两首歌啊,如出一墨斗!

沧浪文化!可唤起对孔子、屈原等圣贤人的缅怀。古老文化忆记把心勾,
沧浪文化!是两江(长江、汉江)两库(三峡、丹江口)中的一颗历史文化明珠,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风文化,屈原文化,汉水文化,充满魅力涓涓地滚流,
沧浪亭那儿是名胜古迹处!文人、雅士沧浪听歌,有物证,有印迹可考究,
大禹治水通陇西,至武都称汉水,至均州为沧浪,至江夏谓夏水,三千多里路!
孔子与沧浪,屈原与沧浪,隐士与沧浪,均州的景观示源头,
一九四八年华夏的老地图上,沧浪亭在哪个位置,图上标得清清楚,
郧县和均州属同一水系,沧浪文化现两地,并没有矛盾和冲突!

沧浪、沧浪之水、沧浪洲,到底源头在哪里?千年的话题今应休!
《孺子歌》、《渔父歌》,到底哪里唱?学术界、考古界长期争论应该收!
丹江口文化研究者王永国考证了十几年,最终寻到了结果解了忧愁。
0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丹江口汉江国际大酒店,专家名士聚了首!
东汉蔡邕《汉津赋》曰:南援三洲,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
沧浪之水有史以来,与北方密不可分是“京都”——北京啊,共和国的首都!
南水北调!五十多年前,伟人招呼沧浪之水,一瞬间的一挥手,
生在沧浪文化之乡的人哦,都要再出大力,登高远看那沧浪之水向北流!
………………

二爷的三弦曲,拉得弯溜溜,二爷的山腔调,唱得响悠悠,
二爷的脚热呼,用劲拍节柔,二爷的胡碴白,雾晶白霜露……
春花的笔在写,掉字再改修,春花用脑记,刻印深感受,
春花的沧浪情,喷涌无法收,春花爱听歌,学错不怕丑!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均州人家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9

主题

122

帖子

13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8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4-11-29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这一下我还是很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