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贵宾
   
- 积分
- 482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29 13:0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红安》的黄冈元素 添加时间:[2014-11-27] 来源:[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 一、黄安与红安 电视剧的名称是“铁血红安”,为什么剧中却说是黄安? 红安原名黄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建县,以“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得名。1927年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再夺黄安县城。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但当时的蒋政权并不认可这个县名。抗战爆发后,为了不影响国共合作,国共双方统一县名,复置黄安。 全国解放后,1952年9月,为了表彰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湖北省政府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共和国以“红”命名褒奖的县,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例。 二、黄安谣背后的传奇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民谣在剧中多次出现。 1927年11月13日,3万黄安、麻城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攻打黄安县城,史称“黄麻起义”。此后,为捍卫革命火种,红安儿女付出了沉重代价。地方志记载: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有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红四方面军中每3名指战员中就有1名红安人,每4名牺牲烈士中就有1名红安人,长征开始后,每走一里路,就有一个红安人倒下。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红安人自豪中透着悲壮。“《铁血红安》将为观众诠释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致敬革命先烈。”该剧总导演路奇说。“透过刘铜锣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铁血战将们智勇双全、不胜不休的战争传奇,看到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百炼成钢的成长壮大历程。”总制片人孟凡耀说。 三、《铁血红安》与驷马山将军影视城 《铁血红安》独到之处就是实景拍摄,真实再现当年情景。 剧组在红安县专门搭建了供拍摄用的影视城,它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安县城为模板,有城楼、县衙、民居等14座建筑群,占地46亩。内设县衙、民居、商铺、作战指挥部等。这些场景还原了当年战争时期的风貌,对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再现革命战争时代历史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视剧中,刘铜锣率领新四军狙击日军侵略红安县城时,城门楼被炸毁。这出戏采取了实景拍摄,炸毁了这座耗资数十万精心搭建的城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