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11-30 07: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3.此间的远方
诗人兰波说,“在路上”。此语被米兰。昆德拉诠释后成为经典,被反复引用。
每个人追求一种彼岸的生活,追寻更远的远方。远方成为一种必然的期待,而在路上,在行走更是一种诗意的栖息。
但所有的远方无非是一个个此处,在此间,在当下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我们在这里,在一个点,一瞬间,我们根本在现在。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举起酒杯说:“享受生活每一天。”生活无非就是每一个当下和现在。
生活固然是追求,但生活也应该享受。一个人的幸福在于放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寻求自己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一种取舍之间的智慧。
从匆匆的行程和繁忙中解脱,投入现在,投入生活的享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放下目的,放下执着,放下更接近自己本来的面目,放下更接近当下的状态。
在哲学家休漠的眼里,世界是不可知的碎片,时间是断裂的,破碎中缺乏完整。过去已然流逝,将来尚未到来,因此只有现在最真实。
我们可以把握的其实只有现在。
对于每个人而言,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情,认真地在每一个当下得到充实和有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此处即彼处,此间也就是远方。因为远方也就是每一个彼间,下一个当下。
我不在路上,我在现在。我不在远方,我在此岸。
4.浔阳遗韵
忘记了是哪一年在一本纯文学刊物上看到陈逸飞的《浔阳遗韵》的了,只记得当时内心被隐隐触动了一下。那是一个雨天,略有些阴冷,陈的画布上那些古典哀婉女子的眼神就此从时光深处穿透了过来。
一些乐器,一些若有若无的落寞,仿佛中国女子的心事都在那样的一点空隙里了。箫、琵琶、轻罗小扇这样的道具折射着精致的优雅,浔阳,一个很美的名字,让我想起白乐天的的《长恨歌》里唱响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节奏和女子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伤,想起了春江花月、渔舟唱晚。
画的背景是黑的,绚烂地只是女人身上的衣服。衣服终于是身外的物事,纵使细腻夸张明艳,用工笔勾勒,也掩盖不了女人眉宇间的愁绪和哀伤。
没有声音,没有尽头。只在清晰和高度写实的衣物上,在一丝一缕的折皱里,叹息着旧时红尘的无边寂寞。
再次看到《浔阳遗韵》是在一张报纸上,旁边是他去世的消息,知道他在拍一部叫《理发师》的片子,地点却是在浙江。照片上的他是黑白的,戴着眼镜,温和文雅,他的画从此成为人间遗韵了。
多年前,我看到《浔阳遗韵》时,实在地被古典的气息笼罩,那里面的美,一丝一毫地渗透到了我的意识里。
而直到今天,我才看到作者的样子。
我们从未相识,也没有相遇的可能,在艺术的世界里,一些东西长久地留在了人间,如同浔阳江湖上闪烁千年的波光潋滟和渔火点点,那是美,那是艺术的真实和永恒。
5、看别人的POSE
我喜欢有着洋娃脸庞的女子站在杂志里,穿着时尚的衣服,摆出各样的POSE,她们的表情也许甜媚和造作,但是真实可信。
隔着照片,你可以看见青春欲滴的样子,那么得细致,那么得真实。仿佛一个轻轻一碰就破碎掉的梦。那样真切的一些笑,甚至一点刻意就是她们的美丽所在了。
美丽,总是要有一个外在地表现的。
一个网友在论坛里说,她最近没写字,因为她要赶在天气热之前,打一件毛衣,给自己穿出去秀。
街市上有许多这样的女子,从时尚流行杂志里学了好看的样子,打扮了起来给男人看,更是给女人看。
这样的虚荣或者孩子气,但也可爱得紧。
我也喜欢名牌,也喜欢新衣服穿在身上的感觉,读书时候,看了一件新衣服,要干干净净地把自己梳理清楚了去秀,有了闲钱,为自己添了漂亮的行头,也要去街上去乱走。
看街道看风景,更多地也许是看人。
我常常地看别人的POSE,也常常搬弄着似是而非的杂志上电视上的POSE和造型。打扮起来原是给别人看的,但我走在热闹的街上,心里却凄凉。
从前的她总是把头发变来变去,打扮个没完没了,她会在流连在一家家成衣店里,一件件地试衣服,一张张地翻看衣服的价格。那个时候,我没有钱,也很难为她买上一点什么。现在我有了一点钱,却找不到人可以买点什么。
我想着从前的她或者她们,现在的她或者她们,有了一件新衣服,有了一个新造型,又会摆怎样的POSE,秀给谁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