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73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5-1-6 14: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治湖之路:“一湖一策”擦亮城市明眸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散布三镇的湖泊犹如城市的美目。为擦亮城市美目,近年来,武汉市投入巨资用于湖泊保护和治理,“清水入湖”、引江济湖、湖泊连通、生态修复等各显其能,只为改善湖泊水质,让水重回清透。
去年至今,又有10多个大小型湖泊先后启动治理。其中,不仅有武汉市水投公司主导治理的南湖、墨水湖、龙阳湖,各城区也投身治湖,武昌内沙湖和晒湖、江岸鲩子湖、江汉菱角湖和后襄河、硚口竹叶海、江夏金口四湖等,一个城市如此密集的湖泊治理,全国少见。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有的湖泊湖面恢复,有的水质上升,有的湖景初现,治理成效显著。这是湖泊之幸,更是这座城市之幸,人民之幸。
生态重建 小茨藻安家鲩子湖
去年底,武汉市江岸区鲩子湖湖底首次出现了小片小茨藻。湖泊专家介绍,小茨藻常被看作水质的风向标,这说明鲩子湖水质已经好转。
这与武汉市环保部门对鲩子湖水质监测结果一致,该湖水质已连续两个月为四类。此前,鲩子湖常年处于五类和劣五类之间。
水质好转得益于生态修复。据悉,鲩子湖位于武汉市台北路宝岛公园内,环湖约5000户居民。因鲩子湖属于城中湖泊,面积小,无交换水体,自净能力差,每到春夏季易出现蓝藻水华。此前,鲩子湖仅经过初步截污和部分清淤。去年起,江岸区与省水科院生态修复科研项目组开始全面生态修复鲩子湖。
江岸区和科研组对鲩子湖进行的全方位生态调查显示,鲩子湖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底泥硬化,水体透明度不足20厘米,缺乏水生植被和大型底栖动物。周边已截污的管网部分老化,6处手指粗细的渗漏点常年向湖里排污。
恰逢台北路箱涵建设,江岸区将鲩子湖东南片的管网全部更新后接入台北路箱涵,将其他管网改造后接入高雄路排水系统,又新建起化粪池,全面拦截入湖污染。
项目组着手恢复生态系统。该组负责人康玉辉介绍,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水草,水草能种活,还能长得好,水质就好转了。
去年上半年,鲩子湖清淤后,项目组翻耕底泥,并添加生物菌,以分解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肥料,让水草“有个家”。之后,在湖中种下苦草、金鱼藻等12种沉水植物,通过湖水水位调控,调节光照,让植物健康生长。如今,沉水植物生长旺盛。
据介绍,仅有水生植物还不够,今年还将在湖中投放鱼类,逐渐恢复底栖动物群落,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来稳定水质。到2016年,沿湖2.1公里将新增3000平米绿化,不仅拦截面源污染,还为居民提供绿化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