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事 邹剑川 年青时候喜欢玩酒吧,人到中年偶尔也去玩玩。 酒吧是西方过来的东西,属于夜生活,听听音乐,喝喝酒挺好。武汉的酒吧早些年是的士高类型的。去了,一个大场子,一堆人在里面跳,挤着蹦着热闹。当时硚口那边有个叫夜猫的,武昌这边是欧帕娜、秦朝,后来有些人觉得没档次,乡下人玩的,于是就回归了。 回归是卡座式的,一堆人慢慢在哪里摇。三五知已,小圈子里玩乐,就是个放松休闲的意味。 再后来,有了苏荷,苏荷是有吧台的,吧台是个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一两个人,互相敬个酒,玩个骰子什么的。但我基本没发生什么故事,苏荷诗歌比较清新小资的所在。再后来就是什么MUSE了,那里的人,更年青时尚一些,玩得更疯一些,音乐更HI一些,至于领舞、DJ这些渲染活跃气氛,氛围是要的。 酒吧究竟玩什么?也没什么一定标准。想跳舞就跳舞,想说话就说话,酒吧一度被认为是坏女孩扎堆的地方。一个正经想谈和你谈恋爱的人,一般会很高尚纯洁地拒绝和你去酒吧,因为她觉得形象问题。一个女孩子和你约会,愿意和你去酒吧,意味着基本和你够得上男女朋友关系了。她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做好了准备,我越来越找不到人一起去酒吧玩,所以我越来越不去酒吧万。我以前找和约女孩的时候,那些MM往往纯情、正经,去了她们会说吵啊闹啊,不喜欢啊,乱啊。事实上,私下里,偷偷的,不定她们经常去那些地方玩儿呢。女人在你面前装纯情,有着一种欲长期绑架你,有着一种潜在把你视为结婚对象的意思。我很多年不喜欢这个意思,我是一个恋爱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结婚主义者。这就是大多数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男人可以恋爱,但是不随便结婚。女人往往视恋爱和婚姻一体,捆绑式销售。这么说起来,我混迹了酒吧许多年,其实不知道混了些什么。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玩自己的,看看美女,看看青春,看看表演。无艳遇,无惊喜,无刺激。 我在北京酒吧里玩过,北海那边后海,玩得是情调。工体三里屯那边是刺激和混乱。在后海,一间间的都是清吧,几十块消费,其实也就是茶楼的意思。北京少水,有个湖就叫海了,亲水而栖,灯火流连,恍如江南。 有意思的是在丽江,哪里酒吧是卡座、吧台、舞池都有。有一晚上,我在那里看着一个很多辫子的藏族女孩跳了一晚上舞,那个女孩皮肤黑黑的,眼睛亮亮的,笑起来野野的,眼神很山野。我看着她,想起了大学时候,我的一个女同学,很早去澳大利亚了。这个女同学让我心痛了很多年,真正想起来心痛、叹息那种。现在还有淡淡的痛楚,定期偶尔发作。我用了很多年,才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什么,要的是什么。但你明白了,那个人再也找不到了。或者遗憾残缺就是一种美,这种不如意潜伏在每个人心里,密布在每个人生命里。我在那里,看着那个藏族高个儿女孩跳了一晚上舞,喝了一晚上酒。但我们一句话也没说,她的笑容温暖,温暖就像十九岁夏天,我那个女同学一样,是的,一样的。 阳朔的酒吧很HI,音乐很劲爆。但老婆不喜欢,老婆并不是装清纯,她是一个根本不会出现在酒吧的人。贤妻良母,我有时候觉得妻子就是这样。稳定、安全。大多数人的婚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模式,模式不变。阳朔的酒吧是另一种东西,是激情,是发泄,是那些旅游者的家园。 我常常一个人走,一个人旅行,没有什么目的。在广州、在海口、在长沙。其实酒吧大多雷同,不同只是人物。长沙会有酒托,拉了你就会喝酒,有些酒吧还会有蜜蜂,招募来的美女,搞搞气氛,也显得酒吧美女如云,高大上,低奢内之类的。其实男人看了酒吧,除了喝酒、跳舞,不过是看美女,女人不外乎是看帅哥、跳舞、喝酒。 香港的兰桂坊是很私人和个体的,有点类似内地小众酒吧。也许我没找到正地儿。装修、音乐、氛围都不怎么样。感觉有些失望了。香港和内地差不多,内地发展很快,现在的许多县城和大城市娱乐方式、生活方式其实区别不大。 年轻时候,总说去大城市,去繁华去喧闹,去酒吧去KTV,活着闹腾,总想表达,总想闹出动静。总想这样的生活不一样,这样才叫小资、情调、乐趣。中年了,总想去乡下,去田园,去县里,去小镇,去山里,去河边,去田园。酒吧这种热闹的地方去得好了,那里浮华香艳,灯红酒绿,热闹喧嚣的背后,是一个个孤独等待出口的灵魂,偶尔他们起舞摇摆,在嘴里熟练或笨拙地吐出一个个迷惑的烟圈。 (1698字) 2014年3月17日钢笔手写 2014年12月1日计算机输入并简单修改 你不要说,2014年3月1日的稿子你现在才打出来,我说了,我一天最多能写3、5万字,我2014年2月、3月、4月刷了几十万字,手写。我写东西,习惯手写。写作本来就是手艺活,手工操作,只有钢笔写就,才有感觉,哪天,我会毛笔在宣纸上,竖行写,那是向五年前中国传统文化致敬。 人间烟火系列 现代印象(中国)文化传播公司 2014年出品 人间烟火系美食系列,食物、烟、酒以及与其有关的一切。 1994年开始动笔,主要部分写于2012年至2014年,总计200余篇,30余万字。前后耗时20年,计划年内完工。年内是指农历。陆续、断续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一些,有些网站首页推荐过。 但我对这个系列不很满意。文化、历史、情感、小资、读书、杂文才是我所长,美食、旅游、感悟是我最短。我为什么要写我最短,补齐短板。在补齐短板过程中,你其实就超越了,追求有难度的写作,挑战自己。写自己最不擅长的东西,我写美食、旅游。相当于我用左手写作。不久我还要写感悟、小说,这都是用左手写作。当然不久我会用右手写我长板,读书文字。 新闻写作那也是我短板,但短板是相对的,我用左手写,上个什么省部级媒体,不是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