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黄梅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五个没有”,即没有大班额、没有重点班、没有节假日补课、没有择校、没有违规收费,办学走上了规范、科学、健康的良性轨道。这是该县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督导,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
健全制度,保障规范。该县出台文件明确“四个规范” ,即规范办班,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重点班,严禁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校内外办班补课或参与中介机构补课;规范课时,统一执行五天工作制、国家课程计划、作息时间表;保证体、音、美、劳技、实验、信息技术课教学时间,保证所有学生每天户外锻炼一小时;规范教辅资料,所有学校不得擅自订购教辅资料,实行“一科一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招生,义教阶段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招生要求,高中学校严格按划定区域和考生志愿分批择优录取,坚决制止虚假宣传、恶性竞争等现象。
督导评估,引领规范。修订完善《黄梅县初中教育质量评估方案》,坚持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中考成绩评估与高中跟踪评估相结合。按办学行为20%、中考成绩40%、高中跟踪评估40%的权重评估初中教育质量,将评估结果与校长的提拔任用、绩效工资挂钩,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
督查监管,落实规范。畅通舆情民意反映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对办学行为不规范的人和事,不护短、不手软,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近三年,接到举报投诉76件,办结76件。查实查处8件,有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乱收费案6件,清退资金5.8万元, 2名初中校长因双休日组织学生补课被撤销职务。
经过整合资源,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目前,该县初级中学由33所调整为24所;小学由192所调整到69所, 2015年将调整到64所,班额全部控制在50人以内,有效化解了困扰城区多年“择校”、“大班额”的热点问题。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使全县课堂效率普遍得到提高。三年共投资4亿多元,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均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