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西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
豆腐,一直爱吃,最爱吃的还是老家的过油豆腐。
老家在殷祖南峰一个叫畈段的小村庄,位置虽然偏僻,年味却一直很浓郁。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自制各种年货,过油豆腐便是其中必备的一个品种。
印象中,做过油豆腐至少要经过以下三道工序。
一是打豆腐。母亲先要提前用簸箕将饱满的豆子和干瘪的豆子进行分离。饱满的用来打豆腐,干瘪的煮熟可做成理想的下饭菜——豆豉。选好的豆子先洗净,再用冷水浸泡一晚上,第二天送到磨坊磨成浆后挑回家,再在厨房准备一个大水缸,水缸上方支起一个布质漏斗,将磨好的豆浆进行反复过滤。接着就是生火煮豆浆,等到豆浆煮开,上面会有一层厚厚的块状油,揭了一层又一层,是富含高蛋白的营养品,常常被等在灶旁的我们分而食之。煮好豆浆,下一步就是点卤,必须要按一定的比例将石膏粉放到豆浆中,放少了豆浆不能凝固,放多了则味苦。点完卤,豆浆就成了豆腐脑,再将豆腐脑放在包巾上,折成方形并系严实,最后在包巾上放些大石块压数小时,打开切成均匀的小方块,豆腐就打好了。
二是炸豆腐。先往锅里倒入十来斤菜油,再用棍子柴火将油烧至七成热。烧油的同时,将打好的豆腐切成长条,等到锅内开始冒热气,便一块一块地沿着锅壁往油锅里放豆腐条,并用长竹筷不时翻动,等到豆腐条炸成金黄色便可捞起。再放再捞,如此反复。听母亲说,炸豆腐有两大要领:油好、火旺。所以,乡亲们往往都是用自家产的菜油、农闲时储藏的棍子柴,这样才能保证豆腐条炸老炸透。
三是晒豆腐。炸好的豆腐条只能叫豆腐果,要想成为真正的过油豆腐,还必须要经过数月的太阳曝晒。在春日暧阳的沐浴下,豆腐果里面的菜油慢慢会与豆腐果分离,整个院子便弥漫着豆腐果的油香。碰上阴雨天气,也要选通风处晾开,否则豆腐果便会“长毛”,从而影响口感。等到豆腐果完全晒干变脆之后,母亲会用细线将一个个豆腐果串成环形挂在墙边再进行自然风干。
晒好的过油豆腐,食用时伴上几块腊肉、放一把干辣椒皮,加水盖上锅盖焖煮,不一会整个屋子就会香味四溢,直叫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
过油豆腐吃起来嚼劲十足,满嘴余香,实在是一道不可多见的农家美味佳肴。现在久居城里,已很少吃到儿时的过油豆腐那纯正的味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