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山西
- 精华
- 83
少校
 
- 积分
- 9298
IP属地:山西省晋中市
|

楼主 |
发表于 山西省晋中市 2014-12-8 1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展】在医院的日子
那些日子渐行渐远。但,我始终记得 。
记忆于人的大脑而言,真是功力无边,那些过往的,无法抹去的如影像般闪过,或清晰可辨 或模糊悱恻,常常会在某个时段奔涌袭来......
A 角色转换
经过门诊,预约,终于办好住院手续。报到后被安置在市某医院5楼6房18床。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通道走廊,医生护士病人......那些日常的熟悉的情景,病入膏肓的,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此时都在我的大脑回旋。我也将在此接受治疗,从一个医务者转换成病人。在医院工作20多年,环境熟悉的令人窒息,一些焦虑,一些 恐惧,远远超过一个什么也不懂得的普通病人。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一个人的心思 一个人的焦躁,是怎样的难捱。这些也只有自己清楚,那个时候就是豁出去的架势。好歹,只能听天由命。思绪翻滚间,护士来抽血,我立马积极配合,由端坐位变平卧位,装出一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姿态来,伸展了我的手臂。8管子鲜血已采集。我没有一声呻吟,因为我无法发出声音,09年我失去了我优美的嗓音。
等待是漫长的,犹如过了一个世纪之久。化验结果出来,我才能告知是否可以施行手术。在此期间是消炎加局部激光照射理疗。五天后,我的嗓子还是那副老样子,焦虑的心情无法形容。听一下MP3,竟然找不到一首可以用来宽慰现在这样心情的歌。我是如此无助......我需要迅速调整心态。我尽量想些上进的人和事,自己在心里鼓舞自己。人是奇怪的动物,当一切淡定后,就显得很勇敢。从生病至此告一段落,始终一个人,默默担心、默默忍耐、默默恐惧、默默淡定......几个字的过程 ,但是在心路上,那是极其漫长,漫长。
B 两个病友
在此期间,我结识了两个病友。同病房有6个病友,但是走的近的有两个。
在我的记忆里,她们是值得我怀念的。一个是13床,58岁。我因为治疗特殊,需要留院。夜间的医院里,病区静悄悄的,只听得见病友们的呼吸声。夜深人静之时,同病区一个患喉Ca的病友去世,整个夜色里立刻弥漫着死亡的空气,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确诊的患者,这无疑是让人心惊肉跳......
一夜无眠,13床也是这样。在浑浊的灯光下走过来,跟我拉话,压抑自己的焦灼不安。天快亮时,我们才在恐惧中勉强昏睡。
化验结果还没出来,手术就得延期,在医院,就是好人也住成病人。我没有要求家属陪伴,不想让家人担心操心。好在有13床陪伴,相互帮衬,我们的才不是过得那么难受。每天我会给她倒杯水在她床头柜,提醒她按时吃药。她会每天给我收晾着的衣物,我们彼此配合得很默契。而且我们都不能说话,说话,也 都是没有声音的那种,因为我们根本发不了音。手术前五天,我们彼此照顾,日子好像冬天的流水一样无声无息。
结果出来了,我被通知禁食,这些都在我的预料中。可惜的是,13床查出是恶性,
手术顺利,我清醒地知道手术每一步过程,真后悔没有申请要求全麻,我在术中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心理恐惧和躯体不适,现在想起来 ,后怕极了。
我术后又结识了跟我年纪一样大的朋友15床,她是一名幼教人员。在我前一天做的手术。我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得到她的支撑。她在思想上鼓励,并指导我的术后饮食。她其实不知道,我是专业医务人员,但是我还是愿意接受她所告知的一切,她那么善良,热情,让我忘记手术的恐惧和身体的病痛。而且我们现在这阶段更不能说话,她好像很有准备,她有一个练习本,有一支笔——这成为我们在病房交流的聊天工具。我们每天在上面写的密密麻麻,开始从疾病,再家庭,事业,孩子,再是心情,心事......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知心朋友,很自然的,我们换了联络方式。手术一年多过去了 ,但是日常事务缠身,一直没有去联络。
我现在常常记起她们。不知道她们恢复的好吗?生活好吗?身体好吗?
C 四面八方的温情
术前的晚上,夜里23点,接到新疆同学的电话,那是医学领域的同学,目前在戈壁滩筑路,他的话温柔坚定,充满力量。他跟我说,你做手术的时候不要怕,记得多想想我,想我们在学校时候的事情,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其间,手机短讯也轰炸而来,四面八方的友爱铺天盖地而来,感动得我一塌糊涂,幸福感便如暖暖的花香袭来,浓浓的,久久的挥之不去,也 激励着,笼罩着我以后的生活。
在医院的日子,呵呵,那些日子啊,此生难忘。那些恐惧,那些人,那些温情,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