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东南沿海福建省之南一隅,有个当今名闻遐迩的兰田村,这个3178人口,1209亩耕地的行政村,在大中国69万多个行政村当中,比比皆是,触目而及。然而,这个小村庄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兰田村响亮起“潘春来”这个名字,而潘春来又从无到有的在兰田村打造出影响中国农村大地的“世纪之村”。从此,这个人们听了一百遍,都可能在分秒之间忘却的兰田村,就如同神话中五行山下崩飞出的石猴,石破天惊了。 当今,兰田村如雷贯耳的赞誉和荣誉,那如山一般厚重的奖章和牌匾,轻韦薄纸是无法承载了。只是回转头看看,过去似乎还不太久的2011年年历,仅仅在“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这一项成果上,竟然从中看到:单是国家科技部,一年中就给“世纪之村”颁发了两大荣誉称号;国家农业部又授予“世纪之村”:农业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村;中国社科院还把“世纪之村”,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兰田调研基地”。2011年5月11日晚黄金时段、惜字如金的“新闻联播”之中,央视主播海霞,竟然大大方方的以4分18秒之长,播发了“世纪之村”创始人潘春来的事迹。尔后,央视名嘴阿丘又以《网管村支书》为题,在特设的节目中,长篇播发了潘春来和“世纪之村”的故事。2011年10月30日在成都农交会会,“世纪之村”的农村信息化运作成果,竟然还惊动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国家农业部长韩长赋的陪同下,饶有兴致的久久欣赏着“世纪之村”的特别展台,向“世纪之村”的村长潘春来询问了一长串的问题。回副总理高度评价了“世纪之村”的创新观念,鼓励潘春来为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多做贡献。为了解农村信息化发展,树起“世纪之村”这个示范单位,国家农业部党组成员刘玉香亲率几位司局长,从京城风尘仆仆的深入兰田村调研。2011年11月5日,潘春来满脸红光的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又在多彩的聚光灯下,接过了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殊荣,当潘春来高高举起“三农人物年度创新奖”的荣誉证书时,“世纪之村”和潘春来的名称名字,就在中国辽广的农村大地上立了起来,在中国近10亿农村兄弟中亮了出去。 潘春来成为中国“三农”事件中的典型人物,蕴藏在他身上那推动三农事业巨大力量和创新、奉献的精神光芒,亮光闪闪地照耀着三农。为了探秘潘春来和他的“世纪之村”,太多太多的新闻媒体纷至沓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网、三农周刊、前沿观察、时代先锋……太多全国性权威报刊,要么头版头条,要么一版再版,要么一报再报,要么连篇累牍。各大报大刊如同发现了采挖不尽的金矿,光芒四射的宝藏!记者作家们,每每在采访中,总要面对潘春来和他的世纪之村一番感慨:童话一般的故事,童话一般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