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树摇风 于 2014-12-12 16:15 编辑
传奇、血性、震撼的《铁血红安》【下部】 (接上部) 这是一部成功戴慧平血性反派形象的电视剧 我对《铁血红安》非常感兴趣的是,剧作不仅塑造了刘铜锣这一“不按常规出牌”的传奇将军,令人感慨、景仰不已,而且十分成功了戴慧平这一血性反派形象的创造。 心思缜密、严肃认真的戴慧平(周航饰演演)
我很欣赏戴慧平这“反派人物”。因为,这个形象与其他电视剧中的反面人物大相径庭,并且具有诸多新质,符合人物性格,可信度高。剧中,戴慧平秀外慧中,严肃认真,心思缜密,不囿于传统反派人物“诡计多端”的外在展示,更多地刻写其矛盾而复杂的内在心性。作为一介红安男儿,具有很好的信仰,也曾经要“拯救中国”,所以,他散尽家财奖励部下,敢于顶撞纵凶作恶的师长刘玉民,并让部下迫其自杀;敢与狡黠勾结日酋的师长、后来腐败作恶的副司令韩松针锋相对,迫其不敢公开攻击新四军。在日军入侵、民族危亡之时,他坚持声张民族大义,反对内战,利用自己被韩松“反省”的时机,带领刘铜锣等人“抢劫”自己管辖的国军军火库,并且只身随新四军一起,炸毁了日军安坪机场;他作为军人,讲究“各为其主”,多次与刘铜锣对阵,刀兵相见,“丝毫不讲兄弟情面”。青年时,当看到团长韩石下令枪杀已被缴械的“义军”一百多人时,他心如刀绞,感到对不住结义兄弟刘铜锣和这些红安乡亲,并随后暗助绿林好汉救出了被拷打的刘铜锣、方杠子等兄弟姊妹;当看到韩松在阵前折磨、羞辱安娃子,让其痛不欲生时,为了不让安娃子继续受疼、遭辱,他不得不开枪结束了安娃子生命,自此与韩思想上彻底决裂,并在事后对翟业兵、安娃子等四位牺牲的红军,以兄弟、战友情谊,把他们的头颅和遗体焚烧后分别装入骨灰盒,过后当面转交给了刘铜锣;此前,戴还多次派人去安娃子的母亲那里慰问、送养老金。当带领本师人马逃台时,得知上司副司令韩松利用其亲信,以物资装备为名藏有17名共产党政治犯后,他大怒,要求按国共两党协议释放他们;得知韩松给释放的政治犯方杠子他们打了毒针时,中将的他,怒不可遏,当即用枪打残了找上门来问罪的上将韩松,并迫其交出解毒血清;在两军阵前,戴慧平把解毒血清,还有勾结日军联队长小岛,设计杀害新四军独立师李坪山师长的恶魔韩松,一并当面交给了对手刘铜锣,以求放他部下大半兄弟一条生路。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戴以台商身份回家乡投资,建好了这个多次被炮火破坏的红安县城…… 戴慧平就是这样一位血性的反派人物。他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有才能有作为,有情有义的正直的国民党军人形象,可信度很高。 这是一部鲜活剧中人物形象的震撼的电视剧 《铁血红安》之所以吸引人,还在于,一是塑造的剧中人物都十分鲜活,二是它对历史的宏大叙事所产生的震撼力量。 副旅长方杠子,在辽沈战役中被炸断右腿
剧作在着力刻画刘铜锣、戴慧平他们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在细节的把握中展现英雄丰满的形象,使得其他一般人物也十分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久久地铭记着这些美好感人的形象。如刘铜锣、戴慧平的兄弟方杠子,一位憨厚、好强、重情义、临阵不大用心思考与奋不顾身的红军、新四军的团长,协助刘铜锣奋战在辽沈战场上的副旅长。其间与被俘的日本少女宽子相识相恋到结婚,右腿被炸掉被俘与解放后功成身退的情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时常将“子曰”、孙子兵法挂在嘴边的革命导师李坪山,思想并不守旧和迂腐,心中有着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会带兵打仗,引导着无数的红安人走上革命道路,又忍辱负重,善于发现人才,深得部下敬仰,不愧是我军的一员儒将。受命来整顿红军独立师的翟业兵副政委,在认清师里的真相后,敢于承认错误,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失为一名高贵品质的红军高级干部。江湖气十足的安娃子,跟着刘铜锣鞍前马后,机智勇敢,杀敌无数,曾担任过红军代理团长,带兵护送翟业兵突围中,遭受韩松重重包围几致全员牺牲,自己死里逃生归队后,反受上级冤屈要枪决时,他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做苟且偷生的逃兵,展现了红安汉子的铮铮铁骨。不会说话,只会一心拼命杀敌的哑巴,表现了革命军人忠勇为国的牺牲精神。方蕾和曹丽君,这对“直率温婉两姐妹”,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在战场杀敌,却一直冒着敌人的炮火,做着宣传和医疗救护工作,这刚好印证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红安儿女,为革命出生入死的铁血牺牲精神。 先为红军独立师、后为新四军独立师的李坪山师长 李嘉明饰演的安娃子
李欣汝、李呈媛分别饰演的方蕾、曹丽君
当然,剧作对反面人物韩松的刻画,也不是脸谱化,而是将其玩弄权奸诡计、有奶便是娘的本性、与少将戴慧平仅别两年就由少校飚升为国军中将师长,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至于日军联队长小岛的残忍、冷酷等,也都很好地展现在了荧屏之上。 看《铁血红安》时,让人仿佛感受到,剧中所演绎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那波澜壮阔、你死我活的近现代历史故事,正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以刘铜锣、方杠子和戴慧平为代表的“结义三兄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既斗争、又合作、义薄云天的故事,实在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铁血红安》就是这样一部难得的电视剧,不愧为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传奇史诗,一部历史题材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优秀影视作品。 这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剧作,通过历史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个性化,个性戏剧化,在复杂的人物个性中展现人性光辉,在矛盾的事件里推进剧情发展,让人们去追忆这段岁月、去缅怀这些英雄、去崇尚这种铁血精神时,好像看到了现实中的共和国开国上将秦基伟、韩先楚、中将王近山这些红安籍的铁血将军们。当初,他们为新中国奋斗时,亦如剧中的刘铜锣一样,为人正直豪爽,打仗勇猛果断,战法不拘一格,从不墨守陈规,身经百战,伤痕累累,战功卓著,永远被人民仰慕,永远地成为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国的强国梦提神、鼓劲、凝心、聚智的榜样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程致中教授对本文的抬爱,不仅赠了金笔,而且发了高赞的评论:
2014-12-10 10:40:53
本文以中国军人刘铜锣和戴慧平的英雄形象(国军将领戴慧平不是“反派形象”)为中心,缜密地剖析了错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历史地叙述了当年鄂豫皖根据地人民血与火的战斗历程。
生动流畅的文字,精到的人物和情节分析,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主旋律的大力弘扬,即使没看到电视剧《铁血红安》的朋友也能感受到作者主体投入的激情,也不会毫无所得的。
祝贺博主又发表一篇优秀电视剧评!
感谢先生向我们推荐了一部历史题材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革命英雄主义传奇!
来源:张超球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218a4e0102v7y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