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76|回复: 0

新浪网: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68

主题

120

帖子

16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62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4-12-13 09: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首页

                                  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
                                               2014年12月13日07:50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本报评论员

  丹江口大坝巍然矗立,陶岔渠首闸门洞开,一江碧波奔腾向北。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这注定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截断滔滔汉水,洞穿黄河河底,驱那一江清水北去三千里,滋润北国无数城镇以及干渴的大地。

  这是人类迄今最为宏大的调水工程。自湖北丹江口发端,穿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把汹涌的洪流化作滋养生灵的甘泉,惠及亿万民众。上个世纪中叶的那个午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借南水北用”的世纪构想,今朝终成现实。

  一江澄碧纵贯中华腹地,不仅沟通了南北水脉,更打通了中华文脉。

  古老的长江文明与悠远的黄河文明,实现跨地域对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相互连通,构成中国水资源“四横三纵”的庞大水网,南北文化真正实现水火相济。这是唯一不曾断代的古老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的当代表达之一。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纵观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兴的演进史。纵观五千年华夏传承,一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治水史。从大禹治水,到吴王邗沟,运河转漕,都江雄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每一次治水的巨大成功,都是中华民族兴利除弊、不断进步的能力新坐标,都是中国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新标志。

  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开阔视野审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更是对改善世界水资源不均衡格局的一个重大贡献。

  缺水,是世界多数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治理水患,配置水资源历来都是人类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人类历史上有不少宏大的调水工程,比如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利比亚人造长河、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等等。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耗资之巨、流域之广、难度之大、惠泽之深、贡献之伟,都是历史性的刷新。南水北调工程展现的是一个东方大国经略江河的厚重能力,更是她在合理利用、配置水资源问题上的国际担当。

  同时,这又是一个基于资源问题上的跨地域合作样本。

  为了世纪工程的圆梦,数十万建设者攻坚克难、流血流汗!为了蓄足澄碧清泉,数十万移民搬离家园。在那个难舍的清晨,他们收起了谋生的渔网,作别了四世的祖屋,珍藏了故乡的泥土,做了最后、最深情的回望……多么沉重的付出、多么无私的奉献!

  资源共享,南北协作。受水地人民心怀感恩,全力支援水源地建设、协作发展,主动而真诚!这项伟大的调水工程,调动的是水的流向,更是情感的互动,是十三亿国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举国休戚与共,奉献、合作、分享,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所在。

  更显著的进步还在于,今天的调水,不再是对自然一味的“征服”,而是对自然的合理利用;不是对自然的无度索取,而是对资源的有机整合,是对生态的系统性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又是一次人的文明演进。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水,也使人类“辟草莽而致文明”。今天,中国以几代人的戮力同心,一个甲子的孜孜追寻,迎来了喜悦、催熟了梦想、收获了清甜。水再一次成为见证中华伟力的现实载体。中国人在经略江海的同心同德、举重若轻中,迈向现代文明新高度。

  站在雄伟的丹江口大坝上,放眼江天碧波,气吞山河如虎!目送汉水北去,平生无限感慨:谁言水无情,多寡难均衡;大江向北去,水润中华心。伟哉,南水北调!壮哉,南水北调!为天地疏经脉、为江河定安宁、为百代兴水利、为万世送甘霖。

  (原标题: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