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58|回复: 1

国家公祭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1657

主题

645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0132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4-12-13 14: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公祭鼎.jpg 国家公祭鼎
三足两耳鼎 东周形制南京造
国家公祭鼎采用“三足两耳”的器型,以在安徽寿县出土的东周时期用来祭祀的礼器、最大的圆鼎“楚大鼎”(又称“铸客大鼎”)为原型,按等比例放大铸造,既保存古代青铜器的古朴之美,更显宏伟壮观,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有纪念碑、和平大钟、灾难墙等其他纪念物相协调,与祝贺、庆典用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器型相区别。
据了解,鼎高1650mm,鼎上外口径1266mm,内口径1156mm,鼎耳高498mm,鼎足高915mm,底座为高450mm,长宽各2000mm的黑金沙石,铭刻有“国家公祭鼎”五个篆体鎏金大字。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该鼎的设计还充分凸显了“南京元素”,设计团队包括中国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工业学院等。据设计者之一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邬烈炎介绍,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南京市常见绿色植物的枝叶为图案元素,象征着绿色和平、生命重生;铜质底座部分铸有南京标志建筑城墙图案,象征首次国家公祭举办地;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60字铭文、287字记事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事,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鼉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在国家公祭鼎正面,用骈文体写成的铭文共160个字,魏碑简体字,内容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鼎浑为一体。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对遇难同胞的痛悼、祭奠,以及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
鼎的后侧左右两边则铸有记事,共287个汉字,楷体简体字。详细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事实。
2014年12月13日 1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记者 霍小光、蒋芳、蔡玉高、马战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幸福一直在前头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0

22

主题

1155

帖子

151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13

IP属地:河南省洛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洛阳市 2014-12-14 2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襄还没有出土过这东东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青山在 + 6 + 6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