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版主
   
- 积分
- 3741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12月11日上午,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第三届研讨会在大悟召开。这既是国防大学带着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组织专家亲临大悟传经送宝、集中展示抗大研究成果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县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中原突围”精神和抗大精神、建设富强文明幸福美丽新大悟进程中的一件喜事。
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陈大民少将、国防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王希明少将、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刘建新少将、总装备部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健少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何继明少将、孝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涂明珍、市军分区司令员陈良友出席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上,来自广州军区、国防大学、湖北省军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四军研究会、各地有关抗大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部分论文作者等10人就华中地区抗大分校的办学实践、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等内容,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并为新聘抗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颁发了证书。会后,40余名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
县委书记郝章新作大会致辞,他在讲话中指出,大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之乡,自1925年境内成立党组织以来,一直是全国红色政区的腹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这里纵横驰骋,“双桥大捷”活捉了敌师长岳维峻。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鄂豫皖湘赣5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长期驻扎在大悟山下的白果树湾,由160余人发展到5万正规军、30万民兵。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五师为主力的中原部队,不怕牺牲、服从大局,坚持了长达10个月的战略防御,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军队,并于1946年6月26日成功地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取得了战略和战役的全面胜利。革命战争年代,大悟有15万人参加革命,7万多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徐海东、刘华清、程世才、聂凤智等37位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和战斗史诗。大悟有一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其中抗大十分校被誉为“豫鄂边民族英雄的摇篮”“英雄儿女的萃英堂”和“新中国的育才院”。抗大十分校是鄂豫边区抗战的产物,其前身是豫鄂挺进支队教导大队和豫鄂挺进纵队随营军校,李先念是其开创者、建设者和领导者,抗大十分校为新四军第五师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指出,近年来,在孝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下,大悟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发扬“吹响冲锋号、打好持久战”的“中原突围”精神和“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全面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幸福美丽新大悟,不怕围、勇于突,激情干事、艰苦创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后发快进、质速双佳的良好态势。这次会议在我县召开,既是各级领导对大悟的信任与厚爱,又是对我县红色文化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检验和鞭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新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推动老区跨越发展再谱新篇章、再作新贡献。同时,我们恳请各位首长、领导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大悟的发展,常来大悟走一走、看一看,多提宝贵意见。
12月11日下午,为进一步对抗大历史进行研究,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一行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实地考察,参观了纪念馆和五师司令部旧址。在纪念馆展馆内,讲解员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十分校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认为:抗大十分校的成立“是边区人民四年英勇斗争的结果”,“是鄂豫边区英雄儿女的‘萃英堂’,新中国的‘育才院’”,十分校先后为“五师”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输送了5000余名军政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解决了“鄂豫边区”及“五师”军政干部短缺的困难,对于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为鄂豫边区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