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62
上尉
  
- 积分
- 572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论对书籍和文章的批评和批判
——虎尘论写作之八
之于书籍和文章的批评和批判而言,也是一种表扬和鼓励,至少你还有被批评和批判的理由和价值,书籍和文章之所以能够出名和著名,就是被批评和批判的结果。中外古今的各类经典著作和作者,也都被批评和批判的使然。
出名,或不出名;著名,或不著名,都要勇于和敢于,甚至于甘于被批判。议论风生,才可以议论风发。议论风发,才可以声名和声望远播。书籍,也是商品。商品的属性,是用来流通和消费的。与其深藏于“闺阁”,倒不如置于别人的“心房”。让亲爱的读音饭后和枕前,摩莎着把玩,这样的阅读状态,之于作者而言,之于著作而言,不失为一种成就的享受,不失为一种人生的享受。一本著作,等于是作者的本人,等于是作者的一种心思和心事。这种心思和心事,可以是文学类,可以是哲学类,可以是美学类,可以是艺术类。可以是大到社科类,可以是大到自然类。
清·袁枚《遣兴》(其五) 有诗言: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好不许看(意为:阿婆还是年轻时那样十分爱美,未梳好头是不许别人看的。比喻作品应反复修改后,才能拿去)。“笄女”,指成年的女儿。“初笄女”,指刚成年的女儿。著作若是“笄女”迟早要示人的。“头未梳好”,不一定己经出版了的各类著作就尽善尽美。不一定己经出了名和著了名的作者的每一部著作和文章都尽善尽美。但是,“不许看”的观念,要主动转变为“让你看”、“给你看”,或“赠你阅”。在被“让你看”、“给你看”,或“赠你阅”中取长补短,增长写作的见识,增长写作的能力;增加作者的名气,增加著作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怕批评和批判,不仅不有助于写作的见识的增长,不仅不有助于写作的能力的增长,还会走向见识的歧途,还会走向写作的歧途。在多媒体时代,纸质读物是呈下降趋线。写作市场上的大狗小犬都在叫,都要叫。阅读市场上的大狗小犬都在叫,都要叫。谁主己之名气沉浮?谁主己之名声沉浮?被批评和批判的指数量的多少,就可以从中衡量你的名气和名声在阅读市场中的份量。愿我目光所及的作者和著作,都勇于和敢于,甚至于甘于接受我的批评和批判。
19:39 2014-12-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71570b0102v9yx.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