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吴军 刘银斌 “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供我上大学。现在她身患重病,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也绝不会放弃!” 说这话的是沈军,这个“80后”的小伙子,本有着稳定的工作,然而母亲突患重病,为了照顾母亲,他毅然辞去了工作。 11日,市一医住院部7楼神经内科的一间病室里,30岁的沈军,细心地将米汤灌进导管,然后一点一点地喂进母亲的嘴里。2个多月来,为了照顾母亲,沈军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 沈军一家是马湾镇人,母亲彭元菊2000年从干驿镇供销社下岗后,回到马湾与丈夫一起做起了早点生意,每天起早摸黑,供沈军读书。大学毕业后的沈军顺利地在广州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10月7日,彭元菊突然头痛昏迷,被紧急送往武汉同济医院救治。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脑干出血。因出血多,且在脑神经密集区致人昏迷,医院告知,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只能靠药物维持。心急如焚的沈军立即请假回家照顾母亲。 “24小时一定要有人看护,因为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没有咳痰反射,容易导致呼吸不畅,特别危险。”医生叮嘱沈军。 沈军和父亲一起轮换着照顾母亲。父亲年纪大,主要负责白天,晚上就交给沈军了。 母亲虽然是昏迷状态,但意识清醒。沈军一会儿给她喂水,一会帮她翻身按摩,有时还拉着母亲的手,跟她说会悄悄话。“妈妈,您这些年来为了我吃了多少苦啊,小的时候,爸爸不在家,您一个人又上班,又要带我。” “您奔波一辈子,还没享我的福呢……”有时说着说着,彭元菊就会流下眼泪。 在同济医院短短18天,共花去医疗费近13万元。 “这些年来,母亲靠卖早点供我读书,对自己总是舍不得花一分钱,她没有购买医疗保险,现在治疗费用也不能报销,所有的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由于无力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沈军只得带着母亲转回市一医就诊,并决定辞去工作,专心照顾母亲。这一想法遭到了亲友的反对。但沈军却坚定地说,工作以后还可以再找,但妈妈只有一个。我现在只希望妈妈病情好转,哪怕她不能站立起来,只要能继续生存下去,我会再去工作,支撑起这个家,照顾好她的生活。 医院每天的费用都在2000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已用去治疗费近20万元。“能借的都借了,现在真是一点没有办法了”,面对高额的治疗费,沈军想卖掉家里仅有的房子,帮助母亲继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