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晚报 记者 顾文娟)渍水之痛,困扰着雨季中的黄石。今年,市建委投入80万专项资金,安排市政公用局实施30处“老大难”渍水点的改造。近日,易渍路段改造工程终于划上圆满句点。预计2015年汛期,黄石中心城区排水能力将显著提升,局地逢雨必涝的窘境将有效缓解。
今年,市建委启动了历年来建设规模最大、任务最繁重的一次易渍路段改造工程,对排水管理处日常巡查发现的30处渍水“重灾区”进行改造。其中,市民投诉最多的易渍路段——磁湖大道与马鞍山路交会路口,每逢大雨,路口积水至少50厘米深,来往小车行经此地好像在开冲锋舟,且特别容易熄火。此外,黄石大道红旗桥段、二医院路口、医保局斜对面路口、沿湖路财富广场前等逢雨必涝的路段都在此次改造之列。
日前一场大雨,让杭州路进磁湖山庄路段“晋升”为全市最严重的渍水点之一。那场强降水期间,该路口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两天过去了,积水仍然没有退净。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称,该路段已被列入黄石城区2015年易渍路段改造计划,并于近两日提前实施。
此外,湖滨大道华新医院路段、磁湖大道黄石公园路段、磁湖大道仁智山水路段、桂林北路美尔雅集团段、广州路与扬州路交界处、磁湖大道下陆自来水加压站段、沿湖路彭家堑村、延安路黄棉幼儿园等8个易渍路段计划于2015年一并改造。
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称,30处渍水点今年完成改造后,黄石中心城区的排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若遭遇20年一遇的暴雨,积水基本可以在3天内排完,城市功能也基本不会受渍水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