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发现疑似《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栽下的棠梨树
武穴电视台记者 刘伟进
随着我市匡山与西游记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市民对吴承恩与武穴的渊源兴趣极高。近日,一位热心网民给记者来电,称有人在网络发帖爆料:武穴近郊发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年栽下的一株棠梨树。 怀揣好奇之心,记者登录《遗爱湖社区》的网站,果然发现一篇叫做《吴承恩在武穴栽下千年棠梨树,终于写成<西游记>》的帖子。记者按照网络所写,专程来到位于武穴城郊的一个叫呂汝阁的村庄。 来到村头发现确实有一棵古树,学名叫做重阳树,俗称棠梨树。虽然已是初冬,但棠梨树依然枝叶交错,犹如擎天巨伞。据说这棵树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也充满了神秘色彩。 相传很早以前,荆王手下有个纪善,名叫吴承恩,因为受冤案牵连,被贬责到蕲州。荆王府的主人荆宪王系明仁宗第六子朱瞻纲,他在朱瞻纲手下当了名闲差。然而官闲人不闲,吴承恩借机走遍蕲州辖地蕲水县、蕲春县、黄梅县和广济县,搜寻《西游记》创作素材。这年腊月,受荆王指派,吴承恩从蕲州来到武穴镇催缴课税,走的是旱路,他一面欣赏广济县的田园风光,一面思考一个问题;为何蕲州到武穴镇的驿道两旁没有一棵树木?吴承恩到达武穴后,找到商会会长,提出在驿道两旁植树一事,得到了响应。第二年春天,吴承恩请示荆王后,买来一大批棠梨树苗,并亲手栽下上十棵树苗。吴承恩边栽边许愿道;苍天在上,我吴承恩栽下这十棵棠梨树,如果全部存活,说明我马上平反昭雪,如果死亡一棵,还得承冤一年,死亡两棵,得含冤两年,以此类推,如全部死亡,就会沉冤一辈子。结果10棵存活了7棵。这棵幸存的棠梨树便是他亲手所植惟一幸存的一棵,又是他另一种存世杰作。 说来也巧,这七棵棠梨树成活后,成为驿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果然不出三年,吴承恩的冤案得到昭雪,才恋恋不舍离开了荆王府,返回家乡后,终于写成了千古流芳的文学巨著《西游记》。 回头再说这棵棠梨树,自吴承恩亲手栽植后,长得比其它树木要枝繁叶茂得多。尽管如此,磨难要比其它树木多的多。 吴承恩离去后,有个顽童拿刀将这棵树拦腰斫断,第二天这个顽童也无缘无故死去了。过了些年,这棵棠梨树重新长出新枝,并且长得又高又大。有年六月炎天,附近村几个插秧的长工实在热得受不了,就跑到这棵大树底下纳凉。被东家财主发现后,担心长工经常偷懒,打算连夜将这棵棠梨树枝桠锯断,成为秃枝。锯着锯着,不料一棵大枝桠偏偏砸在这个财主头上,当即暴死。 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敢轻易碰这棵棠梨树。不知哪年哪月,这棵棠梨树下居然发生了三次大的火灾,烧死了部分枝桠,但躯干并没有烧枯,来年又焕发了生机。当年日宼侵占武穴,拆民房修工事,都不敢动这批棠梨树。直到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才有人胆敢将另外6棵棠梨树锯掉炼钢,也不敢动这棵棠梨树一根枝桠。附近村庄的百姓闻说此亊,便在棠梨树下摆上香案,予以祀祭。还有人三病两痛,也要跑到树脚下磕个头,烧火纸,居然也能奏效。 如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浓,每年植树节,都有人在树脚下焚香祀祭,以求植树的存活力。 听说记者到来,垸里很快有老人围拢上来,仔细数数,居然有十来多个。他们了解我们来意后,兴高采烈,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向我们讲述这棵古树的传奇,这棵古树的历史,这棵古树的故事。回后我深怕自己忘记,迅速梳理,并将他们的名字一一收录,以存纪念。他们是;村民小组长吕承德,老农梅咏新、吕金波、吕承华、吕承鹏、呂中进、吕瑞祥、吕中恒、吕中领、吕中兴和吕立新共11人,他们为共同讲述者。 武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匡山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罗与之认为,《吴承恩栽下棠梨树的传说》对于我们研究《西游记》与武穴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进一步印证了武穴是“《西游记》成书背景地”的说法。
http://bbs.yiaihu.cn/read.php?tid=14137
吴承恩在武穴栽下千年棠梨树,终于写成《西游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8f2b060101iofq.html 好大一棵树 罗与之 图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2013-12-05 13:2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