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个放心的面窝,也是件蛮暖心的事情。”近日,家住汉口的市民曾先生发了一条微博,为一对每天见面却素不相识的老夫妻点赞。原来,这对夫妻卖面窝和油条,一直用放心油。
昨日,记者找到了这对老夫妻。他们每天卖出200余个油条和面窝,坚持用品牌的食用油且每天更换。虽然这使他们微薄的利润进一步压缩,但他们收获了老街坊的信任和赞誉。(12.12来源{楚天都市报}。 新闻中说,这对老夫妻从1987年到武汉市靠卖早点维持生计开始,一直坚持使用放心油。 卖面窝和油条,一直用放心油不是舍生取义的英雄,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是一种道德的执着,一种良心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守望,一种人性的美好!特别是在吃什么都不放心的现实中,这种坚守更让人觉得珍贵,这种执着更让人觉得高大!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赚钱成了一些人生活的唯一目的,有些人简直掉到了钱眼里,什么都不讲,只讲金钱;什么都不认,只认钞票。不管做什么事都把利润最大化放在第一,不管经营什么商品都把成本最小化作为信条。食品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因此,食以净为本理应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宗旨。但是,有些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为了自己多赚钱,多挣利润,竟置公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于不顾,不管什么食品都要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至于毒大米、毒猪肉、毒疏落、毒水果、毒奶粉等等层出不穷,让公众防不胜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成了社会的普遍感叹。 这对老夫妻从开始经营早点到现在,正好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迅速、见利忘义之潮最汹涌,假冒伪劣产品最猖獗的时期。但这对老夫妻却始终不为所动,而是本着自己的做人准则,凭着自己的做人良心守着自己的小摊子,在卖面窝和油条时一直使用放心油。尽管他们这样做,只有很薄的利润,只能赚个生活费,但他们却让食客有了安全感,有了温馨感,收获了“信任和赞誉”而这是比金子都宝贵,比赚钱都快乐的事情! 应该说,任何时候都有不讲道德、不讲诚信,只讲金钱、只讲利润的逐利之徒。但任何时候也都有坚守道德、坚守诚信的普通百姓。正是这些在任何时候都坚守道德、坚守诚信的普通百姓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展现了道德的温情、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温馨,感到了社会的美好。也正是有了这些普通百姓的平凡义举,中国就有了让人憧憬的未来,有了崛起、腾飞的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