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18024|回复: 31

拿分洪区说事的网友进来看看----荆州分洪区人民的奉献精神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54

主题

1941

帖子

275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56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4-12-22 10: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aoqianghj 于 2014-12-22 14:47 编辑

近期有网友在帖子中提到荆州分洪区!~
希望大家不要把奉献精神当做无视,~
现在的社会需要正能量,~

看看98年的荆州分工区的老百姓吧!~




永 恒 的 壮 举

——记荆江分洪区33万群众成功大转移

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这是一次永恒的壮举。它见证了波澜壮阔的98抗洪斗争历程,更见证了百万公安人民在危急关头识大体、顾大局的奉献、坚韧与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20个小时,33万人的成功转移,在共和国的抗洪史册上悲壮地写下了两个字:“奇迹”!
  


  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舍得离开养育自己的家园。在98,洪水肆虐的时候,33万荆江分洪区人民为了江汉大平原的安危,为了京广大动脉的畅通,为了重镇武汉的安全,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生死与共的故土,放弃即将到手的丰收,以壮士断臂的勇气,为“舍小家、保大家”留下最朴实的范例,在98,抗洪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笔!
  历史将在公元1998年8月6日这一天的日历上,为纯朴的公安人民纵使含泪别故园、仍将铁肩担道义的博大情怀留下永远的感叹。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地处长江荆江段南岸的公安县素有“洪水走廊”之称,1952年国家在这里富有远见地建设了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1954年首次运用,成功地缓解了荆江大堤、江汉平原的水患危急,保卫了武汉、南京和京广铁路的安全。44年过去了,长江又一次发疯了,它冲过沙市站44.67米的分洪水位。荆江告急!武汉告急!长江中下游全线告急!
  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了《关于做好荆江分洪区运用准备的命令》。命令要求必须在20小时内完成33.5万人和1.8万头耕牛的大转移。
  荆州市委、市政府立即宣布成立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刘克毅任政委、市长王平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袁焱舫、谢作达任副指挥长。
  山雨欲来,层云压境。一道道命令源源不断从这里发出去,临战前的紧张骤然降临。市委书记刘克毅对王平市长互勉:大水当前,责任重于泰山!
  尽管人们对此早有预料,尽管荆江分洪区的老百姓40多年来几乎年年汛期都要承担“分洪”的无形精神压力……然而,从1954年至今整整44年,几乎跨越了两代人的时空,荆江分洪区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如今这片921.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内辖8镇2乡4个农场、渔场,212个村庄,13万农户,33万群众,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在这片土地上建有上百家工厂企业,以车桥集团、凯乐集团、金安集团、黄山头酒业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已初具规模,是公安县骨干工业基地。一旦分洪,其损失至少在100亿元以上。44年的雪雨风霜,44年的春耕夏作,44年来,用汗水和心血创建出的日渐辉煌的事业,一夜之间都将舍去,这是人们多么不希望看到的现实啊!
  面对分洪转移,年轻的县委书记黄建宏两眼朦胧,眼泪从他的两颊缓缓流下来,为这921平方公里上的33万群众,为这一方数十年苦心经营的热土,他,哭了。
  然而,异常严峻的水情容不得半点犹豫。军令如山倒。人们从这一时的震惊中迅速缓过神来,雷厉风行地开始执行这份特殊的命令。
  下午5时,县委、县政府召集331名县直机关干部召开紧急会议,黄建宏一字一句念完《转移令》,然后沉重地命令大家:33万群众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同志们的身上,大家务必在1个半小时内赶分洪区内各乡镇场,组织群众火速转移。最后他问了大家一句:有没有信心?如雷般声音回答:“有!”眼泪“涮”地一下又一次从县委书记的眼里涌出来,他没有再多说一句,只把大手一挥:出发!
  晚8时整,全县广播、电视开始滚动播出代县长的命令:“分洪区老弱病残孕幼及低洼地区的群众务必于8月7日中午12时以前,按预定方案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这嘶哑、沉重而坚定的声音通过电波穿透茫茫夜空,在22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遍又一遍回荡……
  瞬间,全县沸腾了,分洪区里人声鼎沸。
  刚从大堤上防汛归来的丈夫、生火做饭的妻子、摇蒲打扇的老人立即行动起来,板车、自行车推过来,行李捆起来,几件换洗衣物,几袋干粮甩上车、扛上肩,搀着白发苍苍的老父母,携着年幼的儿女,赶着牲口撤离!撤离!离开燕子衔泥般做起来的老屋,走过抛汗劳作过的田地,人们没有问为什么,象是履行与生俱来就应该完成的使命,离开的脚步沉重而坚定。
  东风村村民袁少旗说:“遇上这么大的灾害要分洪就得分,有计划地主动分洪总比被动倒堤要好得多,能保住大武汉和江汉平原,我们分洪区的人吃点亏值得,我们听政府的,听党的。”
  夹竹园镇荆安村村民文东家有13亩地,其中4亩棉田,9亩水稻,光农业生产投入今年就达4000元,眼看丰收在望。他一听到转移命令,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和被单、床单。刚买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都留在家中,丝毫没有犹豫。
  杨家厂镇长江村村民杨义梅的母亲刚刚去世,儿女哀声才起,分洪转移令就下达了,杨义梅给母亲换上一双新鞋,草草掩埋在自家菜园里,生离死别,她只能趴下给老人家磕了个头,硬咽着祝福:“妈,您走好!”转身就一步一回头地融入了浩荡的转移人流。
  我们舍弃了财产,我们割裂了亲情,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抛开!可毕竟是故土难离,家园难舍啊!
  两岁的小徐莲,在转移的途中,从母亲的怀里惊醒,她伸着幼嫩的小手,指着家的方向,一遍又遍地哭喊:“妈妈,回家!妈妈,回家!”这清脆的童声直叫着年轻的妈妈热泪盈眶!
  马立秀老太太一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两个村干部告诉他,全家赶快转移到安全堤段。老太太急坏了:圈里的一头母猪下仔才8天,几百只鸡、鸭怎么转移?还有已快成熟的3亩梨园、十亩晚稻和棉花,老太太心里一酸,眼泪下来了:要是这一走,遭了水灾,还拿什么给老二娶媳妇!她对大媳妇和女儿说:“你们快走,我留下来看家。”当两个儿子连推带劝地弄她上车时,马老太早已泪流满面,嚎啕大哭起来……
  闸口镇三强村村民赵家云和老父亲赵华宣承包了20亩水面养鱼,今年估计年收入10万元。6日晚当村干部动员他们转移时,赵华宣老人坐在鱼塘边眼泪直往下淌。4年的艰辛劳作才达到今天这个规模,他舍得走吗?
  可是,我们还是要走啊,摸一摸果树,看一眼渔塘,为鸡、鸭再撒一把米,为猪儿再扔一把菜……背起包裹,立起架子车,走出家园。我们不走,就会有更多,更多的人们要被洪水逼走!“我们听政府的、听党的,”还有什么语言能诠释荆江分洪区人民走出家园时的心态!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可歌可泣的荆江分洪区老百姓。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着最真挚的信念,用最朴实的行动给予我们国家抗洪斗争最强有力的支持。
  在这场空前的大转移中,我们党员、我们干部,再一次显示出中流砥柱的决定作用。他们的家人也要转移,他们几十年的积蓄和贵重财产也要转移,然而为了父老乡亲们能及时安全地转移,他们哪里顾得上自己的家。
  曾埠头乡年轻的女乡长饶同珍,站在浑浊的长江边指挥着群众过江转移到江北,太多、太多的人流,太嘈、太嘈的声音,她只能不停地拼命嘶喊,嗓子哑了就用手势,汗水不知是第几遍湿透衣衫了,她依稀记得上一次吃饭是十几个小时以前的事情了。
  闸口镇友爱村党支部副书记赵祖斌,8月4日病倒在防讯大堤上,6日下午输完液刚回到家里,就接到转移的命令。他二话没说,马上和其他几名村干部一起组织群众转移。当天夜晚,他把160个老弱病残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后,又步行18里返回村挨户动员群众,一天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他才发现自家4口人,已是天各一方:2个小孩分别在裕公和沙市,妻子在新口安全区,他却在闸口安全区。想着一天前还其乐融融、团团美美的一家人,老赵此刻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6日下午5点半,地处分洪区的凯乐公司总经理朱弟雄接到分洪转移令,半小时内就把全体干部职工分成10个战斗小组,将价值8000多万元的原料、产品及40多台(套)生产主机,转移到了绵延5公里的长江大堤上,在整整18小时的搬迁中,全体职工每人只吃了职工食堂送来的一个馒头。他们的家大多数也在分洪区,可是没有一个人脱离自己的岗位。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洪水一寸一寸地上涨。眼看撤离工作已接近规定的最后时刻,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王平市长急切地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助群众转移的干部撤回来没有?”
  工作人员回答:“已经撤回,只有一名派出所长仍在坚持搜索,他说只要分洪区还有一名群众没走,他就不撤!”
  王平深深地点了点头,心情沉重地说:“想办法告诉他:一定注重安全。”
  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位派出所长是谁,但是我们知道,分洪区最后撤离的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
  夜更深了,条条移民路上,人、车、牲口汇成了莽莽大军,成千上万的转移群众为了一个同一目标在茫茫夜色中,相识不相识,你帮着我,我帮着你,离开了难舍难分的家园。
  分洪区的人民走啦,大家含着泪水离开家园,把门打开,把窗打开,给尚未到来的洪水让开通道。仅仅16个小时,921平方公里的广阔分洪区变成了“无人区”,往日的喧闹停息了,往日劳作的景象不见了。一条条沉默的道路连着一个个沉默的村庄,唯有公路两边一望无际的棉田,沉实的花蕾正在默默的绽放;只有稻田里禾苗拨节灌浆的响声此起彼伏……
  分洪区的人民走啦,虽然这里的一口锅、一口灶都维系着他们世代相守的亲情,虽然这里的一根针、一丝线都凝聚着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虽然这里的一株苗、一棵树都饱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然而,为着“舍小家、保大家”这一崇高的信念,他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走了。
  分洪区静静地敞开它博大的胸怀,安然地等着容纳狂啸的洪水!
  在长达半月的分洪转移时间里,富饶的荆江分洪区人走屋空,猪儿饿死、鸡鸭飞走、渔池翻塘……农田无人照顾,稻田干裂、棉桃长虫、稻谷霉烂、果实烂掉……工厂停工,商店关门……这一切损失近20个亿,每个农户损失近万元。
  在长达半月的分洪转移的时间里,荆州、江陵、沙市、松滋、石首等兄弟县对分洪区移民伸出了援助之手。荆江分洪区的人民内心牢记着:分洪转移过程中,党的关怀,领导的温暖;记着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父老兄弟们暖人的话语和杯杯散发清香的浓茶……
  当党中央、国务院以惊人的气魄、科学的决策,决定不分洪的消息传来,分洪区的人们雀跃欢欣,大家迅速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他们背起喷雾器,拣起锄头把,栽下速生的蔬菜,搭好崭新的大棚,购回填栏的仔猪……力争把洪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今天分洪区内,工厂里马达轰鸣,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人们。分洪区又是一片祥和、繁忙的景象!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荆江分洪区人民!!他们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为党分忧,为国分忧,以崇高的奉献精神把大局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舍小家保大家。他们不仅创造了抗洪史上分洪转移的伟大奇迹,更是弘扬了我们这个时代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抗洪精神!他们的业绩将永载抗洪史册!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54

主题

1941

帖子

275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56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4-12-22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98抗洪记忆
来源:凤凰网  2010年05月17日
报社要用两个版回顾十年前的长江抗洪,作为亲历者,应约写文。记忆的闸门打开,98之夏,我在长江边难忘的一个月。
    (一)流水十年
    1998,中国遭遇特大洪灾。
    长江全流域告急,两月间经受八次洪峰冲击,洪峰之高,流量之大,皆为历史记录。与此同时,嫩江`松花江`西江`闽江也相继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虽然,早在7月2日,长江就迎来了第一次洪峰;虽然,7月4日,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就飞赴长江指挥防汛;虽然,数十万军队与近千万群众相继进驻大堤。然而媒体的报道很少,我甚至没在报纸上见过一张描述洪水灾情的照片。当千里外的江河惊涛拍岸,与多数人一样,我的感受依然波澜不惊,仿佛一切并没有发生。
    直到8月,局势千钧一发。
    8月1日,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溃堤,19名抗洪官兵牺牲。
    8月7日,湖北省公安县黄金大垸溃堤,数十万灾民逃难。
    仍然是8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干堤溃决,朱镕基亲临前线,痛斥城防堤坝为“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
    当晚,时为南方报业摄影记者的我,终于奉命作为第一批记者奔赴长江。1998,沿长江采访,见得最多的标语是众志成城,十年后的夏天,在四川采访,见得最多的,仍然是这四个字。
    抗洪精神,温故而新,众志成城下一句,犹记得十年前是严防死守,十年后,换成了生死不离。

    (二)守卫家园

  堤外是汹涌而至的洪水,堤内是风雨飘摇的家园。1998年8月12日,连续在大堤上辛劳了五天五夜的张绵汉老人,在细雨中疲惫入睡。


    风雨中,用重重编织袋裹在身上取暖.
在那种地方,大家都是灾民.采访后坐船离去时,好心的老乡给了我一盒饭.
    难以想象,但这是我亲眼目睹的奇迹:面对决堤后汹涌而至的洪水,灾民们并没有仓皇失措,而是立刻行动起来,一夜间筑起一道十里长堤。1998年8月7日,湖北公安县黄金大垸溃决,数十万群众受灾,决堤的洪水扑向周边的民垸,张绵汉老人与数万老乡一起,连夜在水中构筑第二道防线,一夜而堤成,然后不断加固加高,连续奋战五天五夜后,终于锁住决堤的长江水,守住自已危在旦夕的的家园。
    类似的奇迹其实很多。
    8月7日,当第四次洪峰向湖北省监利县袭来,长江整体高悬于城乡之上,有些地方江水已经漫过了大堤,大面积管涌、脱坡时有发生,随时有溃堤危险。8日洪水最高峰到达时,监利县最高水位达38.08米(1954年大洪水时,最高水位到达36.54米,就在这里长江被迫决堤分洪,监利和洪湖百万人民背井离乡)。这一回,监利人决心死守,全县7.5万人赶赴各责任区段,水高一寸,堤高一尺,用沙包在漫长的干堤上全线构筑0.5—0.8 米宽的挡水子堤,赶在洪峰到达前,24小时内筑起一道绵延58.5 公里的子堤。     

    (三)泽国里的儿童
    1998年8月14日,沦为泽国的湖北省公安县孟家溪大垸,农民划船在淹没的村庄上打捞物资,孩子们则在戏水。
    8月7日,湖北公安县孟家溪大垸决口,孟溪大垸内72个村庄15万人流离失所。多数群众被政府转移到沙市安置,还有一部分则转移到大堤上自救。
    到处都是水,坝上住满了人,我见过四户人家十三口人同吃同住,共用一张很小的帐篷,为了节省口粮,一天只做两顿饭,失去农活的他们,觉得这样足够了。我替他们拍了一张合照,面对镜头的脸,无不透着坚强与达观。
    几乎在所有住人的大堤上,孩子们成群结队,在烈日下嬉戏奔跑,他们小小的心里,或许还不识得忧愁。我居然看见,淹没家园的洪水,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游泳池,身上穿着妈妈用矿泉水瓶做的,极具想像力的救生衣。



    (四)人在堤在
   1998年8月21日,湖北省洪湖县,长江干堤出现200米长的大滑坡,守堤官兵奋力抢险。

    名为<<我是记者>>的那张下半身,全身照如此,王景春在这里随手替我拍的.

    危难时刻,部队砥柱中流。
    在漫长的长江沿线采访,我的经验就是照部队多的地方去,因为哪里的险情大,那里的部队就多。国务院后来发布的数字表明,抗洪抢险投入的兵力达27.4万人,其中17.8万人部署在长江中下游,这是渡江战役以后,长江集结部队最多的一次。
    在洞庭湖采访的同事赵世龙告诉我,他看见最危急的时刻,战士们与岳阳监狱的囚犯,肩并肩手拉手跳入湖中,搭成人墙抵挡洪水的冲击,让堤身垮坡的速度得以减缓。
    我所目击的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8月21日第七次洪峰到来时,湖北省洪湖县长江干堤出现200米长的大滑坡和157厘米宽的大裂缝,眼见长江水穿堤而过,形势危如累卵。
    守堤官兵,趟过一片齐膝的泥浆,从100米外的棉田取土扛沙包奔向大堤,一次又一次冲锋。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在跟洪水赛跑,慢了就要垮堤。一位军官赤膊挥舞着大旗,为冲锋的战士们鼓劲, 喇叭里高喊着``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现场拍照的摄影记者浑身泥浆,个个都像泥猴一样, 42摄氏度的气温,弥漫着发臭的沼泽气味,很快我就胸闷恶心晕头转向,眼见数十名战士跑着跑着,扛着沙包就闷头裁倒在边上,多数是因为中暑,有的,倒下后再没有起来。

    (五)分洪惊魂
    1998年8月10日,湖北省公安县渡口。坐渡轮从荆江分洪区公安县撒离出来的灾民,眺望慢慢远去的家园。这个叫做:舍小家,为大家.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在抗洪抢险过程中,荆江是否分洪,无疑是最牵动人心的一幕。
    所谓分洪,就是当荆江沙市水位涨到一定高度,为防止堤防溃口,将洪水分往处于洼地的分洪区以降低水位,这是一种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治水思想。面积921.34平方公里,人口51万多的荆江分洪区公安县,随时准备着为大局做出牺牲。
    8月6日,沙市水位到达44.68米,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分洪水位44.67米(争取45米),湖北省委、省政府当天下达《关于做好荆江分洪区运用准备的命令》,公安县百姓接到命令后向外转移,安置往邻近的5个县市区。``舍小家,保大家``,是动员老乡们放弃故土的口号。
    中央将分洪指令授权给抗洪总指挥温家宝。
    朱镕基强调``:就是下了分洪命令,也得等48小时,让群众跑出来才好……我们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千方百计转移群众,给一定的时间,多顶一会儿再开这个闸。分洪以后,长江大堤的防守也不能放松。不要以为分洪后就万事大吉。1954年你这里分洪后,沙市水位下去了0.76米,到监利下40厘米,到洪湖只下20厘米。解决不了大问题,还是可能溃堤的。因此严防死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要把希望和幻想寄托在分洪上。”
    决策层8月7日顶住压力,没下达分洪命令。因为科学分析显示,当第四次、第五次洪峰通过荆江后,水位就会逐渐回落。
    然而一周后风云再起,由于川东和三峡库区连下暴雨,长江流域山洪如瀑,最厉害的第六次洪峰来了。
     8月16日,沙市水位14时回复到第四次洪峰时的超历史高位44.84米,在16时达到44.88米……预计在20时将超过45米大关,并且还会继续上涨。形势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凶险时刻:分洪,意味着公安县转眼化为泽国;不分洪,浸泡已久的大堤如果决口,江汉平原、武汉三镇都将被淹,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县再次全面清场,军车拉网式巡查,确保所有人撤离,进入分洪区的道路全部实施了军事管制。分洪看来板上钉钉, 16日夜晚,我和同事赵世龙以及羊城晚报记者颜长江的采访车,被挡在从石首市进公安县的路上,三人坐立不安,眼看着最重大的新闻马上要发生,我们难道却只能束手?商量后决定穿上救生衣,步行绕路进入分洪区,争取做一场体验式报道。
    当晚,温家宝坐镇布好炸药的荆江大堤,随时准备炸堤分洪。而此前一天,江泽民总书记已经命令解放军官兵全部上堤奋战两天,迎战洪峰。湖北方面也紧急动员沿江群众全部上堤,严防死守。
    千钧一发之际(沙市水位后来达到45.22米,高出原定分洪水位0.55米,高出争取水位0.22米。),温家宝找来专家组会商, 专家们科学分析洪水的脾性,结合精确的数据, 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碗水不用去拎大脚盆”,就是说分洪作用不大,不合算,划不来。温家宝冒着巨大压力下定了决心·····荆江分洪区终究没有炸堤,历史最高洪峰慢慢回落,长江大堤安然无恙!
    我们提心吊胆地在分洪区里走了一夜,并没碰到滞留的群众,谢天谢地,体验式报道最终没做成。

    (六)倾城送军
   1998年9月10日,湖北省荆州市。抗洪胜利.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官兵开始撤离抗洪第一线,百姓倾城相送

    千里江堤铸军魂。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终究也只是俯首东去。
    第八次洪峰过后,长江水位开始持续回落,此时,一种情绪在老百姓间持续升温。随着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人们知道,在一起并肩奋斗两个月的解放军,很快就要撒离。
    感恩与惜别的情感,在9月10日达到高峰,这一天是送军的日子。我又来到荆州市采访,此时长江沙市段的江面, 宽度大概只有洪峰时的三分之一。
    早上5点,天还没亮,悄悄启程的军车,已陷入了群众的包围。三十万荆州百姓,箪食壶浆,扶老携幼,十里相送。
    人们将鸡蛋`水果`鲜花一个劲地往车上扔,将眼泪一个劲地往地里砸。穿便装的人,看起来都很激动,穿军装的人,看起来都很感动,军车还没开出多远,这名战士已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一天,我所目睹的泪水,大概也足以汇成一次“洪峰”。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9

主题

1784

帖子

2700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700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4-12-22 11: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沿岸城市,寒心
荆州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

主题

612

帖子

131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1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12-22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曾经在抗洪一线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向朴素的分洪区人民致敬!98年沙市街头亲眼目送解放军战士,那时我还小。
电信版iPhone 5合约价、裸机价5288元 最低仅49元/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33

主题

2786

帖子

294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941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2014-12-22 11: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读罢热泪盈眶,再现了荆州人民啥小家,顾大家的牺牲与奉献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上海
精华
2

185

主题

2829

帖子

3550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550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4-12-22 1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

主题

287

帖子

60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2-22 13: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为保卫江汉平原、保卫大武汉、保卫长江中下游、保卫国家粮食安全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结果换来的却是“你地是分洪区、农村、封建农耕社会”这般的嘲笑。试问没有荆江分洪区你地能安心布局大型基础设施,安心发展工业?没有农业大市,工业强市、资源城市都去啃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54

主题

1941

帖子

275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56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4-12-22 14: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拼搏ㄖ勇夫 发表于 2014-12-22 11:26
向曾经在抗洪一线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向朴素的分洪区人民致敬!98年沙市街头亲眼目送解放军战士,那时我还小 ...

那段经历值得历史去记载,部分网友拿着城市格局来说分洪区,这是无视分洪区人民的过去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54

主题

1941

帖子

275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56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4-12-22 14: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怅恨旧欢如梦 发表于 2014-12-22 11:37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读罢热泪盈眶,再现了荆州人民啥小家,顾大家的牺牲与奉献精神! ...

这是真实记载,我们荆州人民都亲生经历 过的,部分网友拿着城市格局来说分洪区,这是无视分洪区人民的过去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54

主题

1941

帖子

275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56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4-12-22 14: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Oneday1985 发表于 2014-12-22 13:44
荆州为保卫江汉平原、保卫大武汉、保卫长江中下游、保卫国家粮食安全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结果换来的 ...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这种人没良心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