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中尉
沔鹄佬 花鼓迷
 
- 积分
- 274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2-27 19: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光绪《沔阳州志》载,唐贞观年间,大唐藩国云(亦作越)南缅(在今云南境内)派遣伯高将一只天鹅进贡唐袁。缅伯高跋山涉水,晓行夜宿,抵达沔阳湖(今仙桃市排湖)边,以手捧水解渴,撩得天鹅“嘎嘎”直叫。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竹笼,为鹅洗尘。不料天鹅“扑”地一声,飞向湖心。缅伯高不知所措,慌乱间只抓得一根鹅毛。望着远去的天鹅,他号啕大哭,无奈将鹅毛用绸缎裹好,忐忑不发地赶赴唐朝京城长安。
唐太宗和满朝文武见他送上一根鹅毛,都感奇怪。缅伯高赶忙讲述事情经过,并吟诗一首:
将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
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听完缅伯高的讲述,唐太宗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不辱使命,忠诚可嘉,于是命人好生款待,并回赠许多中原特产。缅伯高带了答礼回去,盛赞大唐的友好情谊。从此,“毛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
这一千古传颂的典故和广州的“羊城”传说异曲同工,美丽动人。因此,仙桃可仿广州,以“鹅城”为别称。
二、将“鹅城”作为仙桃市别称的现实意义。
1、增加仙桃的历史厚重感。“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的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距今有1300多年。因此,“鹅城”别称可彰显仙桃的悠久历史。
2、提高仙桃的知名度。“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一个家喻户晓、通俗易懂、经常使用的高频俗语。“鹅城”别称可使这一俗语与仙桃直接链接。只要讲此典故,可使人瞬间记住仙桃,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宣传仙桃。对招商引资工作和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3、满足众多仙桃人的心愿。我局退休干部武身龙、市文化局干部胡铁树等先后撰文,宣传“千里送鹅毛“典故出自仙桃。阅读这些贴文后,在广州工作的仙桃籍网友“南来之凉风”于2007年1月在东湖社区仙桃论坛等网站以“中国鹅城——湖北仙桃”为题发贴,建议将“鹅城”作为仙桃的别称,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在美国工作的网友“仙桃向大人”极表赞同并建议:“到排湖边建个‘洗鹅亭’,就说是当年缅伯高洗天鹅的地方,弄些名人诗词歌赋在上头。再找块大石头,取名为‘留毛石’,供大家合影留住之用。再找墓志铭雕刻家做几个雕像,再现当年天鹅挣脱飞走的场景。总之,让大家地方照相就是。再编一些传说之类,让漂亮的导游小姐讲给游人听。最最关键的是,把排湖的景点和故事印成小册子,放在仙桃市的各个旅馆、酒店,供旅客免费拿取。大概用不了几年,沔阳湖和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就会流传全中国了。”网友猫郎主张授予缅伯高“荣誉市民”称号,因为他使沔阳天下闻名。将“鹅城”作为仙桃的别称,是许多市民和游子的共同心声。
三、将“鹅城”作为仙桃市别称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一个城市可有多个别称。一个城市往往有多个别称,如成都别称蓉城、锦城,广州别称花城、羊城、穗城,因此,仙桃可同时使用“中国体操之乡”“鹅城”别称。
2、一个别称可代表多个城市。人可同名,城亦如此。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众多,多个城市往往共用一个别称,如吉林、武汉均用“江城”别称,长春、十堰共用“车城”,广州、昆明共用“花城”。尽管福建惠州因“仙人乘木鹅(小木船)至此”的典故而别称“鹅城”。我们仍可与其惠州共用“鹅城”别称。
3、不可因异议而放弃“名典”资源。陕西勉县人说沔阳湖在本境而非仙桃。但《沔阳州志》上有记载;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编著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认为沔阳县的排湖曾名沔阳湖。这些依据足以佐证,比一些想方设法制造别称的城市强多了。“名人”、“名典”资源有限,已有一些城市在争抢“缅伯高”。电影《让子弹飞》热播后,作为发生地的“鹅城”地名更加灸手可热。再不重视,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