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三板斧”力促人尽其才 “天生我才必有用”。如何将人才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如何营造出有利于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做到人尽其才?红安县在探索人才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实施“三板斧”战略,破解发展中“人才”难题,强力推进人才工作开发、引进和留用。 一是搭建舞台,让人才有“地儿”唱戏。 人才投资是最具潜力、效益最大的投资。围绕红安“中部宜居县城、南部工业新城、北部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将具有规划、设计、管理类专业人才聚集南部新型产业发展区;将具有旅游、宣传、营销等专业人才聚集在北部红色生态旅游保护区,充分开发天台山4A级旅游景区和七里坪红色旅游名镇;将具有住建、评估、房产、环保等专业人才聚集在中部都市业态宜居区,充分发挥其对棚户区改造、新城区建设的才干。目前全县已经选派近500具有专业技术人才进驻经济开发区,提高他们政治和经济待遇,让他们留得住、用得好、干得实。 二是用其所长,让人才有“角儿”发挥。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包容的心态树立三种人才观念。“人才非完才”,人才皆有所专所不专,善于发现人才的优点,不因缺点而轻易否定人才,“是才皆可用”。今年从全县各单位选拔110余名业务骨干,参与到12个重点项目团队中,从各部门调备15名青年后备干部,重点支持红安新型产业园建设。此外,今年县委人才办联合县经融办、农业局、科技局、经信局等单位对各行各业的人才进行全面的摸底,将种植养殖人才、科技领头人才、企业管理型人才、金融经济类人近3万人进行“抽屉式”管理,科学分类。但求所用,不求所有,各类人才都能充分发挥优点,创造最大的效益。 三是适当激励,让人才有“劲儿”奋进。 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引才、育才、用才的政策体系,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业激情。2012年底出台《红安县人才公寓租赁房管理规定》,已经拿出100套人才公寓,为140余名青年人才解决了居无定所的问题;出台《红安县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办法》,重奖作出重大贡献的创新团队和人才,今年对全县32个科技创新团队发放210万元现金奖励,对10名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人分别给予10000元奖励,对10个人才创新项目分别给予10000元奖励。近两年,先后有1000余名红安籍在外成功人士和高等院校毕业生选择返乡创业就业。(张景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