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1月27日,福州,晚上8时,夜色静谧,杨猷明准时来到位于仓山区迎宾路上的报纸印刷厂,正式开启他的“夜生活”。报纸印刷采用红、黄、蓝、黑四色套印,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配比,达到最佳的色彩。(东南快报/吕诚) 
“我在印刷厂里工作13年了,大伙都叫我老杨。”当印报工人前,老杨在三明老家务农,39岁那年,他和妻子一块来到福州这家印刷厂工作,一直到现在。图为11月28日凌晨3点,老杨用力为机器更换纸卷。印刷一份报纸要经过取版、传纸、装版、调墨等多道程序,眼前这一卷卷巨大的白纸,很快就会化身成一份份报纸。 
虽说是印务工,老杨在印报的每道工序上都很娴熟。老杨说,印刷报纸最难的,就是对色彩的掌握。报纸印刷采用的是红、黄、蓝、黑四色套印,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配比,达到最佳的色彩,这就很考验印刷工的技术和经验了。 
老杨说,机器一开,每小时就会以35000份的速度,印出大批量的报纸,稍有误差,报纸就会变成废品,所以他们得时刻关注着,以防任何错误出现。图为老杨在暗房内忙碌。 
每隔一会儿,老杨就会从中抽出一份报纸,仔细端详,然后走到操作台前,在屏幕上指指点点,让报纸的色调达到最佳效果,一个晚上要来来回回许多遍。 
尽管已经凌晨2点,老杨的脸上看不到丝毫困意,更多的是集中精力时的兴奋感。 
凌晨3时,市民已经进入熟睡,印刷厂内依然在忙碌着。 
印务工人们各司其职,每道流程都井然有序。 
一位印务工人手上沾着五颜六色的油墨。 
越是夜深人静,印务工人越忙碌。 
印刷工作结束后,老杨清理印刷机上的油墨。 
11月28日清晨5点,伴着晨光,老杨骑着电动车载着妻子回家了。“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习惯了。”老杨说,现在和妻子都是白天在家睡觉,晚上上班。虽然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老杨却从来没有想过换工作。老杨说,看着每天成千上万的报纸从自己手中印出来,又可以第一时间读到报纸。光是这一点,就让他很有成就感,很开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