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章华中路供销社建筑围墙变成了“文化墙”,令人耳目一新。(潜江日报记者 田永祥)
自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市交警部门严格按照活动工作要求,多警上阵,重点强化路面管理,因时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相应的道路交通秩序整顿工作。对学校、繁华路段、事故多发段等地增强警力,指挥交通,确保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图为近日交警在东风路实验小学大门维护交通。(潜江日报记者 刘军)
近日,市文联组织30余名文艺志愿者,到总口农场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为该场农民送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和500多册图书,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创作200余幅字画赠送群众。(潜江日报记者 吴燕军)
潜江新闻网讯 “潜江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日前,记者在拨打电话时,瞬间被对方彩铃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语吸引了。
当漫步紫月路、红梅路、育才路,一道道靓丽的文化墙映入眼帘。“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喷绘,形成生动活泼、亲切温暖的文明长廊。
不少市民还发现,我市各公交站点、公园广场、公交车以及出租车的LED显示屏上,每天也不停地轮播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口号……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城市综合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衡量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性标志。
10月13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中央文明委在各省区市文明委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了167个县级提名城市,我省共有5个县市入围,潜江位列其中,初步确定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县。
11月12日,我市正式提出,潜江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随着争创工作的展开,本报记者们深入基层进行“海采”,倾听各行各业老百姓的心声,看看他们心中的“文明城市”长啥样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赞!
下午4点,虽是冬季,依然有不少老人在南门河游园健身、娱乐。这些老人,见证了潜江的变化与发展,也体现着老潜江人淳朴厚重、平易温和的文化品质。闻悉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之举,老人们连声称赞。
“这个活动很好呀,非常得人心!”61岁的退休教师王爷爷朗声笑道。
“活动很好,文明礼貌的城市才是最美的!”64岁的陈奶奶绽开笑容。
“这是好事情啊!现在广场越来越美了,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我感到很幸福!”78岁的潜江花鼓剧团退休老人程奶奶笑言。
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点赞,可不单单是老人,年轻学子们也纷纷支持。喻正升家在咸宁市崇阳县,来潜江读书的她很喜欢我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她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非常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前段时间,在各个交通岗亭都能看见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服务,我相信假如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城市就会越变越好。”
从甘肃省白银市远道求学的冷易汉说:“有目标才会有进步,当每个市民把文明装在心里,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就会提升。”
同样来自甘肃的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教育学院女生汪文瑾轩认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发展、对百姓生活具有深刻意义,希望争创活动让潜江面貌焕然一新。
对争创全力支持的,还有外出返乡的市民们。他们看了外面的世界,回到家乡,更希望潜江越变越好。返乡市民马国刚说:“争创能够提高市民的素质,创建城市形象,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上半年去过河南学习的建设街社区书记朱芳琴说:“我觉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居民的素质,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交警、城管、环卫工人,直接参与文明城市争创工作,他们从心底渴望文明之花开遍潜江。“争创优化了城市生活环境,我感到很高兴。”交警杨道华说。
城管协管员张婉萍认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可以改进市容市貌,提高城市形象,通过争创活动也可以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潜江也可以越来越好。
环卫工人李登春见问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笑道:“为了争创活动,我们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劳动突击,清扫卫生死角,让城市各个角落都干干净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对于我们环卫工人更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人人讲文明,街上环境卫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量也会减轻不少。”文明城市长啥样儿?啧!
城市文不文明,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的期盼,正是争创工作的度量衡。
今年在全市4000余家店面中,我市评选出了30家“文明门店”,安安孕婴即是其中一家。安安孕婴中心店人事部欧阳婷说:“细节是文明的源头,目前潜江幸福感位居全省前列,作为潜江人非常自豪。”她心中的文明潜江,市民更加齐心,生活质量更高、更贴心、更舒心。
位于东风路上的劲霸男装店,同样是我市评选出的一家“文明门店”,老板罗勋民说:“文明城市,首先是市容市貌要得到更好的改观,交通更加通畅,尤其是学校门前,做到畅通无阻。另外,文明城市,我们经营的氛围会非常好,有更多政策的支持。”
另一家“文明门店”、意亿超市老板高迎春说:“文明城市市民的素质更高,民生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便民。城市没有污染,生活舒适。”他表示,如今的争创工作很好,以前笔架山路路口占道经营很严重,现在好了很多。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设计学院大一新生张博清,第一次来潜江就印象颇深:“打的花了40元,让司机打表,他故意说表坏了……”在他看来,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社会管理更加规范。“不过慢慢觉得潜江本地人还是挺好的,在街边买东西的时候,叔叔阿姨们都问长问短的,比如‘穿这么一点儿冷不冷啊’之类,这些话让我心头很温暖。”
张博清的师姐程丽是山西人,她说:“文明城市,卫生是最起码的。路边应该每隔十几米都设有垃圾桶,有干净免费的公共厕所,菜市场也应该是整洁卫生的。”
江汉职院设计学院老师廖克晗听了学生们心中的文明城市,补充道:“文明要从细微入手。一个城市的文明,更多体现于细节。施工垃圾不随便堆放在路口,物价更合理,小街小巷更加自然美观,道路交通更加通畅便利,等等。”
江汉职院教育学院老师吴洁则说:“文明主要体现于城市公民的价值观当中,文明城市肯定是各方面都做得比较突出,社会和谐,城市美好。就拿遵守交通规则来说,文明城市,人们都不会去闯红灯、乱停乱靠、随意摆摊设点了。社会管理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今年60岁的张爷爷期望:“文明城市,广场要建得更多一些,更方便老人们娱乐。”
76岁的邓爷爷来自积玉口镇,他说:“文明城市城乡差距不会那么明显,社会更加公平,农村老百姓看病、办事也非常方便。”
在公职人员刘轩眼中,文明城市,市民素质非常高,公众场所都能自我约束,再看不到有什么不文明的行为发生。
环卫工人张传平说:“文明城市,不是应付检查的‘文明城市’,建筑工地的渣土按要求处理,街道一尘不染,空气清新。”
口腔医院医生王卉说:“文明城市,市民都有自觉排队的意识,比如等红绿灯、上公交车、看病等。其实很多时候,排队都能体现一个城市市民的素质。”
出租车司机李秀国说:“文明城市里,文明交通成为常态。乘客不再乱丢乱扔,市民不再乱穿马路,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文化系统工作人员王郡说:“文明城市会孕育出多样性的文化,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产业大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怎么创?责!
今年81岁的老人陈焕新,曾担任过我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等职,退休后,将其对潜江城市建设的思考,写入《创新发展观念,重塑潜江形象》一书中。
“潜江是一座新兴的城市,1988年拆县设市,由集镇逐步转变为城市面貌。潜江也是一个移民城市,上世纪70年代石油大会战,全国10万大军来到潜江,再加上十几个农场的移民,四面八方文化碰撞,形成潜江的城市文化。近年来,连片的工业区兴起,房地产开发火热,潜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同时,随着曹禺文化周的举办,兴建了曹禺公园、曹禺纪念馆、梅苑、曹禺祖居等,现代城市已初具规模。”陈焕新认为,潜江是一种“组团式”的城市格局,他曾发表文章认为,潜江发展要留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使得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潜江的地理别具一格,组团间有很多林地,如曹禺公园、森林公园、东风林场、田关林场,是天然的氧吧。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以后,兴隆闸居高临下,引长江水入汉江,灌溉了江汉平原。西水东调,通过东荆河倒虹管,让水系连通,把园林城区水体盘活,形势非常好。”寥寥数语,他已将我市发展的大轮廓勾勒而出。
怎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陈焕新认为要做到“三个规范”——规范大街小巷的市容市貌、规范城市的各种秩序、规范市民的文明行为。“要把章华大道打造成一条景观道路;城市要留下一些记忆的痕迹;一些窗口服务行业要文明培训上岗;‘门前四包’要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家家做到文明,城市也就文明了……”老人的谆谆建议,让人感受到一位老市民对城市的挚爱与责任。
如何争创,各行各业的人们也纷纷表达了愿尽自己的一份力,担起自己一份责。
交警杨道华说:“作为交警,我要从自己做起,为潜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各相关部门应提供平台来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同时优化交通安全管理,在市区内合理的地段建设大型停车场,缓解城市道路拥堵。”
积玉口中学教师周文英说:“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教育学生带动他们的家庭参与到争创文明城市的行动之中,学校也可以开展多元化的班级文明评比和文明学生评选活动等。”
城管协管员张婉萍希望,增加争创活动氛围,增强市民对于争创活动的意识,优化城市环境,“我们城管队员也将文明执法,做好争创活动的表率。”
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也呼吁,广大出租车同行们应做到诚信经营,文明驾驶,遵守交通法规。
人人心中皆有 一盏文明之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非不同,水土不同之故。
披发左衽,耻作蛮夷;钟鸣鼎食,贵为大家。人非不同,文明不同之故。
从善如流。人们对文明生活的向往,正如橘对肥沃水土的渴求。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之所以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正因人人心中皆有一盏文明之灯。
全国文明城市,一个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而倾听群众对文明城市的诉求,其实无不与他们生活点滴息息相关——交通更通畅、环境更整洁、社会更公平、生态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必反其本,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目标并不遥远。
2011年,我市荣登“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五名;先后六次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文明城市的基因,早已烙印于这片水乡园林城中。见贤思齐,取法乎上,今天我市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向城市荣誉的顶峰高奏进行曲,更加彰显出我市领导高瞻远瞩的气魄与胸怀,饱含着对潜江城市文明发展的信心与寄望。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笔者坚信,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行动标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我市城市文明水平必将更上一层楼!(潜江日报记者 刘望舒 李淑雯 谢白蓉 马煜)
(责任编辑:徐 杨)
关键词:文明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