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ib云天 于 2014-12-30 22:03 编辑
首先声明,本帖探讨的问题纯属个人观点,茶余饭后的一点闲话而已,这对与不对的,权当一乐吧! “抖狠” 广水人拿来解决争端的思维方式之一。最典型的例子是:大街上如果发生小的交通摩擦,当事人就一定会叫来各自的很多“朋友”来为自己“站桩”。 “老大” 满大街随处都可见的一种人(一般男人多于女人),最明显的表现为:口出狂语(一定要带些脏字),同时标榜自己以前的“壮举”,最典型的语言是:也不打听打听LZ是哪个?或者是:还“狗”的很勒。。。 “朋友” 可以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玩牌。。。或者大家“共情共礼”,当你有权有钱就会多,否则就会少,既不能共患难,也不能共富贵的一种人。当你真正遇到困难,他既不会出全力帮你,更不可能借钱给你(总会先算一笔得失账而后行),你只会听到各种借口,以及敷衍的安慰。当真正面对利益时,他永远会首先考虑你有没有一些可以利用价值的那种人。 “合伙人”与“同事” “合伙如合命”“我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会经常挂在嘴边的人,最大本事是永远盯着你面前“饭碗”中可怜的那一点,哪怕是“锅里”还有很多,多到大家一起都吃不下,都没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最善于做的是,很会找出自己的优点,合伙人或者同事的缺点。“我几吃亏耶”或者是“我的功劳大”是他们无法改变的思考方式。如何做到“利不分三”是他们埋在心底永远的盘算。 “孝顺” 普遍性的:上一代做的好,这一代还记得,下一代正在遗忘的一个行为准则。“养儿防老”变成最大的谎言后,生个儿子其实是为了所谓的“虚荣心”吗? “亲情” “有奶便是娘”让这一感情变了味道,多少“亲情”被金钱给“俘虏”了?很多人只怕都不敢承认吧,“血浓于水”本是这个感情的真实写照,现实生活中,金钱让多少“血不如水”?
“子女” 对某些会演变成为“寄生虫”的一种人的亲密称呼,他们是广水消费主力军之一,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家里有电脑却偏偏去网吧,家里做熟了却要去外边吃,家里有床却偏要去开房,花父母的钱永远都不知道心疼的独立个体。 “家长” 坚决要求子女一定要超过自己,自己的很多抱负会寄托在下一代的一群人。逼孩子读书是他们的最大的希望,最明显的特征是:孩子读的课程自己不懂,自己懂的东西(做人,做事,责任,义务,孝道等)孩子不懂。 “老板” 提防“员工”如“防贼”的一帮人,如何让员工干最多的活儿,拿最少的报酬,还得服服帖帖,是他们日思夜想的主题。 “应聘” 关心工资待遇,高过关心自己能力的一种行为。我们经常会听见:老板,几多钱一个月?从来都不会听见:老板,我具备这样的能力吗? “东湖论坛” 版主的素质和度量竟然不如一普通游客的地方?通过“吵”的模式,来挑起矛盾打嘴仗,目的就是为快速抬高自己的所谓“知名度”?还是东湖管理层刻意安排的一种让论坛“热闹”起来聚集人气的一种方式?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既然让某种现象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楼下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