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云笛

神农架论坛成功举办吴承清、王原平作品文艺晚会完整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216

帖子

312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12

IP属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发表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2015-1-3 2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5

55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浪漫之旅520旅旅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629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3 20: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了一天才把大几千张片片整理了下,选了部分基本完整的发上来了。这些天总还一直感觉没睡好,继续疲惫中。狠狠滴欣慰 ,神坛的活动在各方的支持努力下非常圆满、成功!
起航
2015,再接再厉!
神坛加油!
TCL王牌----全球彩电领跑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发表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2015-1-3 2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档次很高的晚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5

55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浪漫之旅520旅旅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629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3 2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简介编辑王原平先生
王原平(1955—),河南清丰人,作曲家,湖北电影制片厂厂长,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第八届艺术节开幕式文化艺术晚会音乐总监。

创作出版国礼唱片《千古绝响》,创作《竞走》、《竹之词》、《大迁徒》等多部器乐作品及几百首声乐作品,并为《上海新娘》、《家在三峡》、《双枪老太婆》等多部影视剧、纪录片作曲;为《三峡人》、《山水谣》等多台舞剧、话剧作曲。
其中电视剧《家在三峡》音乐获“飞天奖”;歌曲《三峡,我的家乡》、《山路十八弯》、《我从三峡来》、《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土娃子》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别山情怀》、《山里的女人喊太阳》获国家文化部新作奖;器乐曲《竞走》获全国首届电视管弦乐大赛三等奖。
2012年9月25日,在湖北省第九届文代会上当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

2
主要作品编辑
山路十八弯》(演唱:李琼)《三峡,我的家乡》(演唱:王丹萍)《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演唱:陈春茸)《女人歇不得》(演唱:王丹萍)《叫一声我的哥》(演唱:湘女)《我从三峡来》(演唱:胡承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演唱:胡蝶)《峡江情歌》(演唱:陈春茸)

3
人物佚事编辑
简谱都不识进了作曲系王原平的人生本就是许多意外交织而成,他走上音乐之路就是第一个意外。1972年,王原平从黄冈高中毕业,被老师推荐给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前身)。那时王原平连简谱都不识,不舍得放弃好苗子的老师留下两首歌词,让王原平谱好曲后寄到武汉来,再决定收不收他进作曲系。王原平抱着歌词哼哼唱唱,还真的哼出了旋律,识简谱的姐姐帮他记下来,寄到了学校。就是这首作品,让王原平在最后一刻抓住了机会,阴差阳错、误打误撞走进了音乐的殿堂。进了学校,王原平从零学起,但第一年还是差点退学。“我完全没有音乐语言的积累,写歌只能是硬挤牙膏。老师要我每周背一首音乐作品,我基本上背遍了全国各地的民歌,半年后,突然发现自己会写歌了。”
一碗巫山面 结下三峡情1980年,分配到湖北电影制片厂的王原平第一次来到三峡,为电影《三峡情思》谱曲。他现在还记得,正是在巫山县吃到的一碗面条,碰到的一位大嫂,让他与三峡结下不解之缘。一天采风归来,王原平没赶上招待所的晚饭,冒雨到街上找东西吃。他走进一家小餐馆,只见八仙桌抹得锃亮,大灶台,大火塘,大锅里开水翻滚,案板上作料齐全。屋后就是峡江,涛声、纤夫的号子声、码头上的吆喝声不时传来,三十出头的老板娘亲切自然的笑容,让王原平心头一暖。他说要吃三两面,老板娘拿出一杆16两制的老秤,称了三两面条,放进锅里。“我吃到那碗面条时,只觉得好吃,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了,觉得自己沉浸在一幅生动的峡江民俗风情画里。那一碗面条让我悟出了一个理:作者与作品都应该是真情实感,不能掺假。所以我的作品把技巧隐藏在质朴的旋律之后。”
流水般自然 大山般挺拔1995年,王原平为电视剧《家在三峡》创作主题曲《三峡,我的家乡》,一举成名。接下来,《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山路十八弯》、《我从三峡来》等歌曲喷薄而出,王原平成了峡江民歌“掌门人”。很多人都说他是三峡人,甚至说他是土家族,王原平笑着解释:“我老家河南,但从小在黄冈长大,算是鄂东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地方作曲家,要想创作的歌曲能在全国打响,一是要坚持地域特色,二是要考虑到民族性,最后就是音乐上有个性。”王原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眼光投注在三峡。他惊讶地发现,在偏僻深远的山野村寨里,竟保存着本色鲜活、生机勃勃的巴文化。土家人能歌善舞,民风淳朴,却有着山一样的性格,勇猛乐观,甚至在亲友死后也不会痛哭,而是通过“跳丧”来表达对生者的鼓励。王原平看他们劳作,听他们唱歌,心中总是充满着感动与激情: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自在安逸!他笔下流淌的旋律,也如流水般自然、大山般挺拔。于是,我们晓得了“男人不爬山,脚板滋滋痒;女人不下地,心里闷得慌”(《三峡,我的家乡》),我们发现“女人头缠长丝帕,紧腰的围裙绣山茶,跳的是摆手舞,唱的是哭嫁,吃的是转转饭,喝的是罐罐茶”(《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我们听到了“土家人说话真撇脱,隔山隔水打哦喝”(风)……可能是王原平的作品太有土家族的味道,他的一位同行到鄂西去采风时,当地人向其介绍当地民歌时,竟首推《三峡我的家乡》。
情牵神农架 走出大别山“也许是为了突破自己,我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三峡转移到神农架和大别山了。”王原平说,神农架的野性之美让他神往,而大别山是父亲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也是自己生长的地方,为这片土地写歌责无旁贷。尽管已写出《大别山情怀》、《叫一声我的哥》等作品,但王原平仍在追寻之中。“心里有点害怕,怕自己写不好家乡的音乐,但我坚信,应该会有一首好歌从大别山走出来。”

4
人物评价编辑
王原平生活的根子扎得深,作品平实,和老百姓很容易产生共鸣。他要求自己的作品单纯,单纯可不是简单,而是去除掉杂质,显得纯粹。所以他的作品才会容易学,容易流传。——雷子明(著名词作家)
王原平的歌曲创作,对土家族、三峡的音乐元素进行了简练化的组合。他没有照搬某地民歌的曲调,而是写出了当地人民真正的生活与情感状态,就有了神韵。——方石(著名作曲家)
王原平的音乐创作,在曲调上比较注意民间素材的运用,因此相当有地方特点。我很偏爱的那首《三峡,我的家乡》中,在谱曲时“依字行腔”,根据地方方言的语调来设计曲调,自然生动。——黄汛舫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TCL王牌----全球彩电领跑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5

55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浪漫之旅520旅旅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629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3 21: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69岁文化名人吴承清挂牌成立工作室 甘当神农架文化志愿者

        中国神农架网(神农架报)(记者 邓晖) 5月31日,神农架首个文化名人工作室——“吴承清工作室”落户林区群艺馆。林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云,林区政府副区长汪鸿波为工作室揭牌。
        
如何传承和发扬神农架文化,加强保护和继承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多年的经验成果?神农架林区文体局创新运作机制,邀请69岁文化名人吴承清在林区群艺馆设立文艺创作工作室,运用文化名人资源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吴承清1965年来到神农架,48年来深入挖掘、搜集和整理林区特色地方文化,为林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以神农架民间文化为蓝本,创作了近200首歌曲,编辑近30套书籍。2008年,63岁的吴承清退休后,仍然坚持文艺创作,他创作的歌曲大多是无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搬上舞台,继而被广泛传唱。2003年,他创作的歌曲《神农架梆鼓》在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2006年,《神农架龙凤鼓—梆鼓声声》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等奖。“神农架龙凤鼓”被中国曲艺艺术家协会定为曲牌新品种,与湖北大鼓、湖北小曲齐名,被誉为曲艺界的一朵新花,填补了神农架没有曲种的空白。
        《
吴承清工作室》是林区首个文化名人工作室,将坚持资源共享性、公益性和开放性原则,致力于开展宣传普及神农架文化。吴承清说,“有多大的热量,就要发多大的光,神农架要打造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必须要发扬神农架文化产业,打造神农架文化品牌,突出神农架文化内涵。”他表示,“个人工作室的建立是林区党委、政府授予的一种鼓励和荣誉,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建立,一方面与更多年轻人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依托工作室,做好神农架文化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为林区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吴承清简介【根据本人口述整理】
   
        1965年招工到神农架,在工程队参与林区早期建设;1970年神农架正式建制后,进入林区文工团担任编辑;1980年调到群艺馆,从事文艺创作,并担任群众文艺辅导员;2008年,63岁的吴承清退休后,被返聘到林区文联担任《神农架文艺》编辑。
         48年来,吴承清为神农架创作了近两百首歌曲,编辑近20套书籍。他的音乐代表作品有:神农架梆鼓系列《神农架梆鼓》、《月光下的梆鼓》、《梆鼓舞龙》、《野山梆鼓》、《空山木鼓》、《曲艺龙凤鼓—梆鼓声声》、《曲艺龙凤鼓—黑暗传开篇》;大九湖四部曲《九湖晨曲》、《九湖的幺妹荡双桨》、《九湖放歌》、《九湖圆梦》;下谷系列歌曲《土家摆手歌》、《我爱下谷一条河》、《土家古怪鼓》;红坪系列歌曲《红坪猜想》、《红坪画廊我的故乡》;木鱼系列歌曲《绿茶飘香》、《香溪万古流》等。
          2003年,《神农架梆鼓》在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2006年,《曲艺龙凤鼓—梆鼓声声》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等奖。该节目是从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中发掘整理出来的,系根据神农架及鄂西一带土家族的薅草锣鼓、山锣鼓、夜锣鼓、地花鼓音乐综合改编而成,自从在舞台唱响以来,深得群众喜爱,“神农架龙凤鼓”被中国曲艺艺术家协会定为曲牌新品种,与湖北大鼓、湖北小曲齐名,被誉为曲艺界的一朵新花,填补了神农架的曲种空白。
        他参与主编的文学代表作品有:《黑暗传》、《炎帝神农传说故事》、《高氏草药秘方》、《三锣鼓》等,他主编的《神农架文艺》杂志,荣获全省优秀期刊;个人还搜集出版了《神农架阳锣鼓》一书。


TCL王牌----全球彩电领跑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7

主题

283

帖子

29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15-1-3 2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5

55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浪漫之旅520旅旅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629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4 12: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欣赏一遍!
TCL王牌----全球彩电领跑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417

主题

7965

帖子

97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7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4 15: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沉睡雄狮 于 2015-1-4 16:10 编辑

     神坛这场文艺晚会,为林管局“火炮演出队”、十堰“蓓蕾艺术培训中心”、神旅“梆鼓演艺公司”及湖北著名歌手提供了同台献艺、互相合作、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相互认识的交友平台,同时,给予神农架人民群众多方位的艺术享受,从而,留给神农架美好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417

主题

7965

帖子

97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7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4 2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漫神农 发表于 2015-1-3 21:27
69岁文化名人吴承清挂牌成立工作室 甘当神农架文化志愿者        中国神农架网(神农架报)(记者 邓晖) 5 ...

69岁文化名人吴承清挂牌成立工作室 甘当神农架文化志愿者

        中国神农架网(神农架报)(记者 邓晖) 5月31日,神农架首个文化名人工作室——“吴承清工作室”落户林区群艺馆。林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云,林区政府副区长汪鸿波为工作室揭牌。
        如何传承和发扬神农架文化,加强保护和继承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多年的经验成果?神农架林区文体局创新运作机制,邀请69岁文化名人吴承清在林区群艺馆设立文艺创作工作室,运用文化名人资源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吴承清1965年来到神农架,48年来深入挖掘、搜集和整理林区特色地方文化,为林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以神农架民间文化为蓝本,创作了近200首歌曲,编辑近30套书籍。2008年,63岁的吴承清退休后,仍然坚持文艺创作,他创作的歌曲大多是无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搬上舞台,继而被广泛传唱。2003年,他创作的歌曲《神农架梆鼓》在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2006年,《神农架龙凤鼓—梆鼓声声》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等奖。“神农架龙凤鼓”被中国曲艺艺术家协会定为曲牌新品种,与湖北大鼓、湖北小曲齐名,被誉为曲艺界的一朵新花,填补了神农架没有曲种的空白。
        《吴承清工作室》是林区首个文化名人工作室,将坚持资源共享性、公益性和开放性原则,致力于开展宣传普及神农架文化。吴承清说,“有多大的热量,就要发多大的光,神农架要打造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必须要发扬神农架文化产业,打造神农架文化品牌,突出神农架文化内涵。”他表示,“个人工作室的建立是林区党委、政府授予的一种鼓励和荣誉,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建立,一方面与更多年轻人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依托工作室,做好神农架文化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为林区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吴承清简介【根据本人口述整理】
   
        1965年招工到神农架,在工程队参与林区早期建设;1970年神农架正式建制后,进入林区文工团担任编辑;1980年调到群艺馆,从事文艺创作,并担任群众文艺辅导员;2008年,63岁的吴承清退休后,被返聘到林区文联担任《神农架文艺》编辑。
         48年来,吴承清为神农架创作了近两百首歌曲,编辑近20套书籍。他的音乐代表作品有:神农架梆鼓系列《神农架梆鼓》、《月光下的梆鼓》、《梆鼓舞龙》、《野山梆鼓》、《空山木鼓》、《曲艺龙凤鼓—梆鼓声声》、《曲艺龙凤鼓—黑暗传开篇》;大九湖四部曲《九湖晨曲》、《九湖的幺妹荡双桨》、《九湖放歌》、《九湖圆梦》;下谷系列歌曲《土家摆手歌》、《我爱下谷一条河》、《土家古怪鼓》;红坪系列歌曲《红坪猜想》、《红坪画廊我的故乡》;木鱼系列歌曲《绿茶飘香》、《香溪万古流》等。
          2003年,《神农架梆鼓》在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2006年,《曲艺龙凤鼓—梆鼓声声》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等奖。该节目是从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中发掘整理出来的,系根据神农架及鄂西一带土家族的薅草锣鼓、山锣鼓、夜锣鼓、地花鼓音乐综合改编而成,自从在舞台唱响以来,深得群众喜爱,“神农架龙凤鼓”被中国曲艺艺术家协会定为曲牌新品种,与湖北大鼓、湖北小曲齐名,被誉为曲艺界的一朵新花,填补了神农架的曲种空白。
        他参与主编的文学代表作品有:《黑暗传》、《炎帝神农传说故事》、《高氏草药秘方》、《三锣鼓》等,他主编的《神农架文艺》杂志,荣获全省优秀期刊;个人还搜集出版了《神农架阳锣鼓》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6

帖子

1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3

IP属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发表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2015-1-5 1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