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24|回复: 2

手擀面

[复制链接]
来自
新疆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发表于 新疆乌鲁木齐市 2015-1-4 13: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135d9f88c5a47e29.jpg
手擀面
    在乡下,家庭主妇都会擀面。
    擀面,和面是关键。把面粉放在大陶钵里,中间扒个小坑,浇水搅拌。如是现擀现吃,为湿面,和面时就多加点水,面团显得软些;如是擀了晒干装起来,以慢慢地吃,为干面,就少加点水,面团和得干些。这软硬全凭经验和感觉,那时,乡下人吃湿面的少。
    和好的面团有蜂窝眼,要将面团倒在案板上去慢慢地揉实,倒出去和面陶钵的釉面,像水洗过一样干净。揉面是个吃亏活,手上要使劲,腰身也要使劲,这样揉出的面才匀,没有生面粉,擀出来的面才有劲。直到揉得面团光滑,有亮光,不粘手为止。
    擀面用的是擀面杖,擀面杖为木质的圆棍,长约9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上好的擀面杖用的是椿树制作,颜色紫红,手感沉重。
    我地属于江汉平原,人们平常都吃大米饭,但家里的扁桶里的干面是少不得的,为的是招待过往的客人。请客和过年,这面条是一定要提前准备的,乡下擀过年面,冬至过后,只要是晴天,妇女们总忙个不停,轮换着你帮我擀,我帮你擀。揉面的、擀面的、切面的、晒面的,面皮扑打案板的声音,人们的欢笑声,成为乡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干面放的时间长,乡下人往往是多轧点面粉,请得几个人擀就擀一回。
    小麦淘洗后晒干,拿到村里机房去轧,面粉分为三道,即头道粉子,二道粉子和三道粉子,余下的麸皮喂猪。擀过年面用的是头道粉子,擀出来的面白,也筋道。二道粉子和三道粉子则以做粑粑为主。
    揉好的面团,一下子是擀不完的,要一个一个去擀。有经验的妇女,把揉好的面团放进盆子里,用湿布盖住,免得干面子。要擀时,用刀划出一块来,放在案板上揉圆,其实就像个窝窝头。然后压成饼状,就可以拿擀面杖去擀面了。
    擀面的妇女站着弓步,弯着腰,随着擀面杖一前一后,身体也一起一伏,双手随着滚动的擀面杖前推后拉,姿态婉转优美。擀面最怕面团粘合,边擀要边撒上干粉子,也叫小粉,再换个方向把面卷在擀面杖上去擀,保证面皮匀称,案板上也少不了要撒小粉。如此反复几遍,一张簸箕大的面皮就擀好了。
    把擀好的面皮用擀面杖卷好,拿到帘子上去晾晒一会,待湿面粉发白,就可以切面了。切面,先是把面皮一层层叠起,切出篾宽,一缕一缕的,再用筷子夹到笸子里,端到晒垫上去晒干。
    煮干面也有讲究,先把水烧开后放面,面锅里边起瀑边浇凉水,面才不会煮烂。
    在我的家乡,请客或过师傅,早上一餐称为喝面茶,也就是主食是面条。面条用芦花碗盛出后,淋几点香油。主人家怕客人吃不饱,端出炒米往面汤里加,其美味独特。
    现在的乡下,很少有人手擀面了,昔日那些穿着围裙正在擀面的妇女,那靓丽的风光渐行渐远,已成为过去,让人回味。
    其实,手擀面比机器压的面要好吃。(文·张才富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277

主题

4147

帖子

5338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338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4 14: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印象中那步骤,一丁点也没拉下,张老师好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37

主题

4689

帖子

6084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084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1-4 15: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经常吃妈妈做的手擀面,现在很少吃得到了,还有一种自家用老面做的荷叶馒头那可是秒杀现在的各种包子与馒头的味道,现在也是只能存在与记忆中了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