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57|回复: 1

央媒批出租车垄断:不为百姓撑腰的公权该收伞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22

主题

1765

帖子

255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5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1-8 14: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媒批出租车垄断:不为百姓撑腰的公权该收伞了http://news.ifeng.com/a/20150108/42882053_0.shtml?wratingModule=1_9_1
原标题:央媒密集抨击出租行业垄断
新华社昨再发声:直指垄断背后的权力庇护不为百姓撑腰的公权该“收伞”了
1月6日人民日报针对沈阳数千辆出租车集体罢运发表评论文章《出租车“两头难”咋变“两头甜”》。
1月6日新华社“今日关注”连发《“祥子”集体不拉活,仅是“专车”“黑车”惹的祸?》、《三方吐槽“不满意”出租车遭遇“两头怨”》两篇文章,并配短评《用改革击碎既得利益群体的垄断》,直指高份子钱及垄断问题成出租车行业痼疾。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近期,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交通部门陆续开始对利用手机软件从事运营的社会车辆进行处罚,理由是“变相为乘客提供了‘黑车’”,这引发很大争议。
对待专车服务等新兴运输服务业态,决不能一棒子打死。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市场规律,决策要慎之又慎,不能让手中权力沦为庇护垄断的“保护伞”。
专车服务是一种创新的出行方式,源起于大城市交通服务供需不平衡,是对现有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体现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受社会欢迎。放眼国外,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路狂奔”,市场份额预计在1100亿美元以上。
这种符合共享经济发展趋势的专车模式,却成了有些部门的“眼中钉”“肉中刺”。究其根源,是因为专车服务撼动了出租车的封闭垄断地位,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应当看到,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养肥了少数人,害苦了一批人。拥有出租车经营权,就可以不花一分钱,靠司机“融资”起家,用司机“份子钱”还贷款,可谓“空手套白狼”坐享其成。
而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如同“骆驼祥子”,他们出了相当于车款一半的“风险抵押金”,每月要上交数千元“份子钱”,收入却不如单干的三分之一。这种利益模式早已板结,针扎不进,水泼不入,成为百姓出行改革路上的“坚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护垄断,打压创新,就是逆市场规律而动,就是阻挠改革。尤其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部门不能披着看似“合法”的外衣,将共享经济的创新萌芽“乱棒打死”,充当某些垄断利益的“保护伞”。

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租车行业经营者和管理部门陆续曝出腐败案例。例如,有的地方客运管理部门插手出租车采购,强制司机高价购买简配的车辆被依法查处,“食物链”露出冰山一角。而出租车长期固化的准入门槛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食物链”?群众期待有关部门严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改革的切入点应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出租车行业与百姓出行息息相关,改革之声已经高喊了十多年,群众、媒体、出租司机群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嗓子都喊破了,权力部门就是“半边聋”,只听得见利益“叮当作响”,听不到群众“呼声焦急”。如今,公车改革都在快马加鞭,出租车改革仍然纹丝不动。看来,这个行业要多晒晒阳光,让不为百姓撑腰的公权收收“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3

主题

329

帖子

45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1-9 0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垄断,从出租车经营权开始!

现在的出租车市场,的哥累死累活挣不到钱,市民打的难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唯独只有出租车公司靠“份子钱”无本生利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极少数人受益,绝大多数公众受损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建议放开出租车经营权,凡是愿意的都能领到经营权证,就和办小超市一样,先形成竞争,再逐步规范,最终形成稳定的经营局面!

鼓励专车和网上叫车公司在荆经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