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劲牌生产线见习记者卢有申摄
2014年,大冶市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坚定走产业强市之路,坚持引进与盘活并举,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取得了不俗成绩。
瞄准生态发展新方向抬高招商引资门槛
该市坚持生态标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设立了5亿元“生态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开展了生态招商会、园博会招商洽谈会、北京环保产业推介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博天环保产业园、碧水源等总投资321.6亿元的102个生态环保项目成功签约。
不断抬高招商引资的门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一律不引进。严格项目入园条件,节约集约利用园区土地。对已入园的项目进行清理,对高能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项目逐步实行退出机制。
打造创新驱动新模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目前,饮料食品、高端装备制造被认定为省重点成长型集群。
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形成了劲牌、迪峰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迪峰公司船舶科研项目被工信部列为国家产业化研发项目。
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完成大冶高新区产业规划和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大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速。全市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达4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家。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的11%。
探索转型新路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90亿元,增长14%。
支持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完成32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预计2014年可增加产值50亿元。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粮食、油料、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3家,家庭农场170家,净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商贸零售业强势增长,欧蓓莎、美吉特、车配龙等一批商贸服务企业落户大冶,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成功承办中国首届(黄石·大冶)乡村园博会,实现了一年建园博、一月开园博、百万人游园博的目标,旅游收入达3.5亿元。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初步为全市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崭新路径。
□记者段兵胜通讯员良友桃兴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