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78|回复: 2

“黄石’乘势勇进 共筑大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8

428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426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16 1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梁坚义 记者 左聪 廖巍巍 张瑾 易木生)
  黄石,屹立在长江之滨的一颗明珠,仿佛上天的宠儿,得天独厚,优势天成。
  黄石因矿建厂,因企设市。三千年的冶炼史、一百多年的工业史,造就黄石工业基础雄厚,也赋予黄石人包容进取精神;天生的“货从黄石走,能绕全球转”港口区位,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中三角中心地带,再加上国家新型城镇化、中部崛起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千载难逢机遇相助,建设鄂东特大城市使命所系,唯有乘势勇进、奋力赶超,我们才能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大格局中争得我们应有的地位。

  大城之机 千载难逢

  城市崛起,须合乎“天时”。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领大势。
  经过30多年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常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
  扩大内需,培育城市群。2009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壮大宜昌、岳阳、黄石、九江等沿江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紧随其后,《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新鲜出炉!
  “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和宜昌、黄石、荆州等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完善综合运输网络,打造武汉、宜昌、荆州、黄石四大交通枢纽。
  ……   
  字字千钧,意味深长。
  大江东去、洪流滚滚。新一轮长江开放开发,升级为国家战略,对黄石又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100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向乡镇延伸,居民向集镇聚集,将会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重要动力。
  去年3月,省社科联课题组提出“实施武鄂黄一体化战略、打造武汉城市圈‘一城双核’,构建湖北城市化战略新格局”的研究报告,将黄石作为武鄂黄一体化发展中与武汉并列的另一核心。报告的重点就是提升黄石在城市圈的地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省委书记李鸿忠对这一战略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透露了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城市圈乃至“一元多层次”战略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也充分表明了对黄石区域战略定位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为黄石发展带来良机。“武汉战略定位在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后,鄂东中心城市的地位理应由黄石来接替。”市建委主任余常晏说。
  在14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赴沪招商推介会上,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董卫民表示,黄石正在抢抓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湖北省“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和我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目标,推动黄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的“快车道”。
  他要求,各部门要强化鄂东特大城市建设硬支撑,抓紧理顺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指导、协调和督办;抓紧做实相关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发展;抓紧推进各项改革、突破发展瓶颈,努力收获改革“红利”;抓紧项目建设工作,既要抓好已开工项目的进度,也要谋划、储备一批新项目。
  市财政局局长姜笑山表示,今年要抓好四个机遇,牢牢抓住国家关于加强保障房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森农水建设的政策机遇,找准对接点,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一批国字号的项目示范基地和城市品牌称号。

  大城之象 得天独厚

  城市崛起,须合乎“天时”。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领大势。
  经过30多年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常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
  扩大内需,培育城市群。2009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壮大宜昌、岳阳、黄石、九江等沿江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紧随其后,《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新鲜出炉!
   “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和宜昌、黄石、荆州等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完善综合运输网络,打造武汉、宜昌、荆州、黄石四大交通枢纽。
  ……   
  字字千钧,意味深长。
  大江东去、洪流滚滚。新一轮长江开放开发,升级为国家战略,对黄石又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100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向乡镇延伸,居民向集镇聚集,将会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重要动力。
  去年3月,省社科联课题组提出“实施武鄂黄一体化战略、打造武汉城市圈‘一城双核’,构建湖北城市化战略新格局”的研究报告,将黄石作为武鄂黄一体化发展中与武汉并列的另一核心。报告的重点就是提升黄石在城市圈的地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省委书记李鸿忠对这一战略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透露了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城市圈乃至“一元多层次”战略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也充分表明了对黄石区域战略定位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为黄石发展带来良机。“武汉战略定位在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后,鄂东中心城市的地位理应由黄石来接替。”市建委主任余常晏说。
  在14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赴沪招商推介会上,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董卫民表示,黄石正在抢抓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湖北省“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和我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目标,推动黄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的“快车道”。
  他要求,各部门要强化鄂东特大城市建设硬支撑,抓紧理顺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指导、协调和督办;抓紧做实相关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发展;抓紧推进各项改革、突破发展瓶颈,努力收获改革“红利”;抓紧项目建设工作,既要抓好已开工项目的进度,也要谋划、储备一批新项目。
  市财政局局长姜笑山表示,今年要抓好四个机遇,牢牢抓住国家关于加强保障房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森农水建设的政策机遇,找准对接点,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一批国字号的项目示范基地和城市品牌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8

428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426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1-16 13: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之基 夯实筑牢
  追梦大城需要工业基础、产业基础,需要项目支撑。这似乎正是黄石的强项。
  历史读起来虽然很枯燥,但历史也能让我们了解我们工业辉煌的过去。黄石作为近现代工业摇篮,大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力较强的工业企业、一大批知名的产品品牌,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较高的工业化完成程度及带动能力,在鄂东四市中,黄石首屈一指。近年来,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黄石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等八大工业主导产业集群,特钢、铜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截至目前,在4000多个工业产品中,黄石已有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个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我记得以前出去开会,只要说是黄石的,咱都得坐第一排。”住在黄石港区覆盆山社区的傅迺钜老人,是原黄石电厂退休的老职工,今年77岁高龄了,回忆往事,老人依然激动,“黄石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底蕴在这,不服不行。”
  鄂东特大城的建设,就要扩大城市经济总量,通过大项目来支撑。
  宽阔的黄金山新区道路两旁,沪士电子、劲牌公司、华纳铜箔、三环锻压、日丰新型管材……新建项目如火如荼,续建项目陆续发力,储备项目呼之欲出……“项目带动,筑就了黄石发展的基石!”市发改委主任陈细马一言蔽之。
  除此之外,黄石的医疗水平、科研能力、文体事业等方面的优势,为建鄂东特大城市夯实了基础。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生态立市成为黄石发展之基、产业强市成为发展之帆。
  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战略中,我市将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一区八园”(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园区)开发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打造2个千亿元产业,培育8-10家100亿元大企业,发展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打造全国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商贸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大城之魂 包容进取
  大城崛起,人和是关键。  
  文化是彰显城市特色最为有效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矿冶文化是黄石城市之魂,矿冶文化的元素已经渗透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入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各个环节。
  黄石因矿建厂,因企设市,三千年的冶炼史、一百多年的工业史,赋予黄商强烈的熔炉精神、铜斧精神和大江精神。
  铜斧精神,指的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的开拓进取精神。1949年9月,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成立,黄石企业家开隧洞、钻深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黄石奇迹;如今,黄石企业深化改革如火如荼,不畏难、勇于打破藩篱、破旧立新,有色、新冶钢、华新、东贝、美尔雅、三环锻压等一批企业都在破旧立新中获得新生。
  熔炉精神,指的是变中求新,新中求优的创新精神。使用熔炉,从一大堆看起来没用的矿石中提炼出有用的金银铜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你看,东贝压缩机重量减少一半,效能提升一倍。可以说,这种熔炉精神、创新思想,已经深入到了黄石每位企业家的血液里,骨子里,而且还将传扬下去。
  大江精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于长江边长于长江边的黄石企业家,从小看大江奔涌入海,具备了包容天下的胸怀、奔江达海的开放精神。如今,世界五大洲都能看到黄石企业家的身影,这种站在潮头、奔在前头的精神,支撑着黄石不断奔涌向前。
  黄石人所拥有的主人翁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凝聚了黄石人民开拓进取的实践品格和创造意识,集中了黄石人文精神的精髓和特点。
  站在新的起点上,黄石人又肩负起了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历史使命。建设鄂东特大城,260万黄石人民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个个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建设者。让我们用青春作笔,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开拓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抢抓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