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年味:炒花生 曹锦军 小时候,每到过年时,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烧土灶炒花生的习俗。那花生还在锅里翻滚的时候,花生的香味就一个劲儿的往鼻子里钻,让人的嗓子眼儿里豁拉的开了一道门,口水不禁涌了出来。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过年最好吃的年货莫过于吃花生、蚕豆、糖粑、苕果儿。而花生是可以抓一把放在口袋里的,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喜爱之物。 在黄梅县最有名的花生是刘佐的麻壳花生,这个地方 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因临近长江,该乡的土壤多是沙土,非常适合种植花生,西瓜。种植出来的西瓜瓤红香甜,花生籽粒长,味道香,含油量低,吃得再多也不油腻。所以黄梅人通常都喜欢用刘佐的花生炒着过年自己吃或者待客用。 小时候,一到腊月24,小年前后,父亲和母亲就准备着炒花生,油炸苕果儿。炒花生是需要力气和技巧的,一般是母亲负责烧火,必须掌握好火候,太旺容易炒焦,火力不够,就没有炒出来的香味。所以,炒花生的火要适中。适中的火,就需要硬木来烧了,硬木烧火持续时间长,火势均匀,这是最好的。父亲则负责炒,通常一锅花生有10来斤,需要40来分钟不停翻动,是个体力活。 还要不断的试。除了看花生颜色的变化来观察是不是可以出锅了,最关键的还是要试出来。一边炒,一边试,觉得可以了,就出锅了。炒着炒着,花生的香味就出来了,花生也就熟了。 炒花生是有讲究的,要先放细沙,在铁锅中炒热;再将带壳花生倒进大锅;用锅铲反复翻动;炒完一锅,舀出花生,用竹筛把沙筛回锅内,反复利用,再炒下一锅。沙子选用的是细沙,之所以要在炒花生时放细沙是为了让花生和沙子充分接触,受热均匀。 花生炒熟了,就可以吃了。平时舍不得吃的花生到了过年时,大人小孩都可以尽情吃了够的。特别是过年时,泡上一壶热气腾腾地茶,再来一碟炒好的花生,可以边吃边聊,那一颗颗花生被剥开的清脆的声音里就如同一个个人快乐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