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剅口村:蔬菜大棚春意浓 近几年来,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杨林街道办事处双剅口村立足高起点,加快实施蔬菜大棚标准化建设,全村冬暖式大棚蓬勃发展。大棚蔬菜,不仅成为了双剅口村的一张耀眼名片,更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冬日的田野上,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有序。走进这些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水珠在菜叶上驻足,各种蔬菜竞相生长,绿茵覆地,浓淡相宜,呈现出和棚外冬景不一样的色彩,充满了旺盛生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发展,双剅口村将大棚蔬菜产业作为惠民富村工程,按照“建设高度集中的标准化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大棚蔬菜产区”的发展思路,立足高起点,实施高标准,加快推动大棚蔬菜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全力打造特色农业新典范。 2009年初,双剅口村引进冬暖阳光大棚种植模式,全年建设冬暖阳光大棚17个。当年,冬暖阳光大棚里种植的迷你黄瓜、绿团茄子等特色蔬菜,不仅畅销天门及周边地区,甚至远销至广州、深圳等地。 从2010年开始,双剅口村利用新农村建设契机,采取迁村腾地、土地流转等手段,进行蔬菜大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全村建设全质不锈钢蔬菜大棚700多个。 村民朱北村,是双剅口村大棚蔬菜种植能手,建有3个标准化大棚,他采用的是“白皮黄瓜套辣椒、西红柿套莴笋、豆角“等种植模式,亩平年收入至少1.5万元。 为解决销路问题,村委会干部广泛考察蔬菜市场,了解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大棚蔬菜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不断丰富蔬菜种类,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天门电视台2015年1月14日《天门新闻》或天门广播电视台网络频道2015年1月14日《天门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