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坪文化学社 于 2015-1-24 15:30 编辑
近来关注杨涟,阅及其子杨之易等上崇祯奏疏,深感明代应山人民之大义,摘录部分内容于此,与大家共勉:
“旨又下,臣父家世清贫,平日尚多称贷,两万控赃,粉骨难完罄。卖田房、人口与敝衣、细物,丝粟不留。并将臣伯父杨清所有尽没入官,不足千金。祖母漂寄城楼。父尸曝露荒郊,骨敲髓尽。母子兄弟,计惟骈死狱底而已。知府李行志不避侦逻,亲书募文;知县夏之彦四门设柜,捐俸首倡。士民好义者倾家乐助,更属僧道遍化吴楚申浙诸省。攒穷砌义,完及一万余两,后欠之数,周应秋巧。逢党恶勒限四月,催檄如火,罗织无休。老仆伏明比死,三岁幼弟惊死,亲戚朋友填满囹圄,家资产业席卷扫卖完赃。急欲污名,合郡惨过抄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