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3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2-1 20: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武昌县志》载,大约在东晋时慧远法师来鄂州之后东晋太原三年(公元378年),后秦攻陷襄阳,道巡大师被请回长安,临行前,叮嘱随从弟子往各地传教。慧远大师遵从师命,于第二年离开荆江上明寺,沿江东下。道经武昌,看到雄峙江边的樊山,就舍舟登陆,循蹊而上因爱其山水清幽,于是持锡于林中寒溪寺。后因寺院狭窄,乃闢吴王避暑宫建寺。慧远在鄂州的遗迹,还有“远工桥”和“菩萨泉”。东晋陶侃镇守广州时,有渔人夜见海中神光涌起,旬日不散,因报与侃而取之,得印度阿育王铸造的文殊师利金像,遂送武昌寒溪寺供奉,后陶侃调任江州刺吏时,听到寒溪寺失火,独供奉文殊师利菩萨的处所安然存在的消息后,派人以三十余牛之力,搬运上船,不料途中风起而舟覆,因此作罢。当时荆楚之人对此曾作有歌谣:“陶惟剑椎,像以神標,云翔泥宿,邈何逍遥,可以诚致,难以力招。”后慧远大师从东林寺来武昌,于江边祈祷,金像浮出水面,终于顺利运走。及至唐朝会昌灭佛,“世以二僧守护”的金像固藏于虚山锦绣谷,后佛法重光,欲求像不可得,时人于西山原奉文殊金像的石泉中常见霞光闪现,从僧谓以文殊回山显灵,此泉亦得名“灵泉”,古灵泉寺名也因此而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