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3994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

楼主 |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5-1-27 17:3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样二:四处公关,广拜菩萨
一些地方广泛调动各种人脉资源,拜 会知名乡友,奔走斡旋,推动调整高 铁规划。
报道显示,中部地区一位市委书记利 用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机会,带领市 相关部门及县区负责人,拜访国家发 改委等,请求调整郑渝高铁规划,将 这个市纳入路经站点建设。
花样三:近邻反目,唇枪舌战
为让高铁“落户”,“舆论战”往往在相邻 县市间激烈展开。
某地民间改编“变身蜡烛燃烧自己,只 为高铁你”的歌曲,将贴着标语的宣传 车开进田间地头;相邻市县在外地工 作的同胞,则拉起横幅声援家乡“争夺 高铁”,部门官网连连发文,阐述铁路 从当地经过的自身优势和政策依据。
情感应让位于科学
高铁线路的走向,本该与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密切相关。记者在中部两省间 乘坐高铁,就遇上过一件闹心事。本 来买了去中部一个地级市“某某北”的车 票,但上车后从邻座小伙子口中才听 说“某某北”站并非在该市市区,而是该 市所辖的一个县。一旦在“某某北”站下 车,到这个地级市城区还得再花一两 个小时乘车跑100多公里。
业内专家认为,“争路运动”凸显了高铁 建设亟待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的重要 性,尊重高铁设计自身的逻辑,不能 因为哪里争了就要考虑,哪里不争就 不管,而应从最大限度发挥高铁线路 拉动效应的角度出发。(新华社记者 阳建 苏晓洲 史卫燕 谢樱)
地方为何争夺高铁选址
首先是高铁在此设立站点,可以带 动GDP增速。
其次是从财政投入角度而言,高铁 项目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投入 较少而获益更多的项目。对于像高 铁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多 数投入来自中央或者省一级政府, 县一级政府投入极少。从这个角度 而言,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是在搭 便车。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地方官来说, 造路的政绩是看得见的,但修路的 成本却不需要由当期承担。于是, 这种风险就会被慢慢积累。(腾讯 新闻综合南方都市报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