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吕鉴蕾)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返乡潮开始涌动。对于长期在外的黄石人而言,故乡的现状如何?又有哪些改变?这些都牵动大家内心的琴弦。
有鉴于此,本报将根据2014年10—12月份的生态宜居指数调查数据,解读黄石生态宜居状况。
市民生活提质升级
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居民主要生活支出为食品、休闲娱乐,合计占比超过80%,且随着鄂东特大城市布局的拉开,这一现象有扩大的趋势。
市民对消费类需求的强烈欲望,助推黄石商业迈上新的台阶。截至2014年12月,黄石市商业地产销售7.4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黄石万达广场、黄石市摩尔城、黄石义乌国际商贸城、美吉特中亿商业中心入市,黄石市商业综合体的传统模式正在转变为多元化的方向。换句话说,黄石市民以后的消费,将不再限于市中心板块,可供选择的消费内容将会更多。
相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市民表示会经常关注自己健康。仅有26.6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生活的小区周围就医方便,认为一般的占比57%。此外,超过40%的受调查者反映,小区内部没有充足的健身器材,特别是老旧社区。
针对上述现象,以绿城、航宇为代表的开发项目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引进医疗机构。目前,航宇·香格里拉已与市二医院牵手合作,绿城·玉兰花园也在积极筹备社区医院。
交通出行方面,60%的受访者认为,黄石目前的交通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最恼人的是市中心的堵车现象。
但是随着武汉到黄石城际铁路、多条公交线路的开通以及水陆路网工程顺利建设,各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居民出行难将有望得到有效缓解。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有5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黄石园林绿化建设还达不到山水城市的定位,绿化空间相对匮乏。但是新建小区绿化建设正在越变越好。
“中心区高密度发展,挤占了绿地空间,降低了环境质量。近年来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偏离原来规划设想。”规划专业人士隋先生表示,市中心板块“见缝插楼”现象严重,造成中心城区建筑空度密集,园林绿化建设欠账较多。
据介绍,黄石是一个先有厂矿后建生活区的工业城市,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居民区体现明显的工矿生活区特点,绿化较少且单调,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土地稀缺,房地产开发迅猛,老城区建筑密度过大,绿地的拓展很困难。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黄石的山水生态建设还有很大文章可做。约有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居住的新建小区绿化建设正在越变越好。“这样的现象其实不难理解,2000年后,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改善和绿化人居环境的意识加强,逐步出现一批规划设计和实施较好的小区。”宏维·星都这些小区运用先进的理念和设计手法,或借景筑园,或移花栽木,营造良好的绿化景观和人居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