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444|回复: 4

30名科普志愿者进入广东丹霞山“找茬”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2

主题

28

帖子

40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0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5-1-30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30名地质地貌科普志愿者,27日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广东丹霞山科普实训各自返校。据丹霞山管委会介绍,这群志愿者在考察学习丹霞地貌知识之余,还提出不少建议,发现并指出了不少地质、植物、动物等名词标示错误,“他们不仅是来学习,也是来找茬的。”
  自22日开始,受丹霞山管委会邀请,这批由地球科学、地质地理、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们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在丹霞山工作人员和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丹霞腹地,爬山涉水,实地了解学习丹霞地貌、地质科学;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的知识;丹霞文化和文物等。
  “雕鸮别名猫头鹰、草鸮也是属于猫头鹰科的夜行猛禽,而鹗是一种鹰,种属是不一样的,但丹霞山博物馆的鸟类标本,却将这两种鸟类标示为雕鹗、草鹗。”志愿者佘晖称,虽然大多数游人都分不清,但博物馆不应出现这样的错误。
  除了鸟类标示有错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卢隆桥在考察锦石岩、一线天等景点时,发现地质年代标示错误,“景区的少数地质现象解释欠妥,比如一些应该标示为‘断层’的,标示牌却是‘节理’。”
  “这批志愿者极其认真,在学习之余,还不断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纠正。”负责带队的丹霞山科技管理科长陈昉对志愿者的认真十分赞赏,一周的时间内,30名志愿者居住在丹霞腹地的村民家中,白天进山考察,晚上回到驻地,切实了解丹霞山原住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条件蛮艰苦,但情绪很饱满。”
  据陈昉介绍,组织科普队伍走进丹霞山,旨在普及丹霞地貌相关知识,不断提升公众对地质公园的认知度,带动公众热爱自然、保护地球,传播生态文明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理念,“国土部科教司对我们的科普活动非常关注、支持,这样的科普考察,今后将向国内其他地质公园推广。”
  据悉,志愿者们返校后,将围绕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等主题,向身边的同学、社团、家人分享丹霞山科普之旅,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把本次所学传授给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0

1

主题

5

帖子

12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2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5-1-30 21: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陷入了严肃的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0

1

主题

14

帖子

2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1

IP属地:山东省

发表于 山东省 2015-1-31 1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囧丁乙……好吧,我承认,楼主比我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4

156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孺子牛志愿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4014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31 1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活动好。
横眉冷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君子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5

主题

22

帖子

3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1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5-2-2 17: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是尊重,回帖是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